第245章

  所以这边的研究要重新开始,当然,是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重新开始,效率肯定要高的多。
  这也算是林彩蝶捡到的一个便宜,怎么说也节省了一年的无效时间。
  刘福笑着说:“小林你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林彩蝶也不客气:“是要麻烦一下张老师和李老师两位,刚刚把新床的架子运过来了,在门口的码头,我想着让他俩帮着搬运一下,又怕打扰了你们的正事。”
  刘福哈哈一笑:“不算有什么正事,小林你有事需要帮助随时过来就行,正好,我也跟着过去搭把手。”
  林彩蝶连忙致谢:“那太谢谢刘老师了,也谢谢两位小老师。”
  林彩蝶说的有些俏皮,两个年轻人还略微有点脸红。
  林彩蝶··· ···是不是有些太纯情了。
  张贺:“林姐,你让我俩叫你林姐,你也别叫我俩老师了,就像主任一样,叫我们小张、小李就行。”
  李东波也跟着点头。
  林彩蝶笑了下:“好,那以后就这么叫你们。”
  几个人说着话的功夫就到了外边,看到赵峥嵘正站在船上往岸边放床架子。
  杨三妹在这边接着,也是放地上,倒是没急着装到车上。
  张贺和李东波赶紧小跑两步过去。
  “婶子,你歇着,这些我们来就行。”
  杨三妹笑的灿烂:“行,麻烦你们了。”
  “嗨,这有啥麻烦的。”
  说着话就开始接赵峥嵘递过来的架子。
  他俩都是第一次见赵峥嵘,知道这是林彩蝶的丈夫。
  在接完架子的时候,张贺就说了:“林姐,这就是姐夫吧。”
  林彩蝶点头:“对,叫赵峥嵘。”
  然后又给赵峥嵘介绍:“这两位是跟着刘老师过来的专家。”
  然后分别指着说道:“小张老师,张贺;小李老师,李东波。”
  赵峥嵘点了下头示意一下:“你们好。”
  张贺比较外向:“姐夫好。”
  说完后指着一堆的铁架子问道:“这是床架吗,还带梯子?”
  林彩蝶点头:“对,这是上下床,剩下的4个宿舍,一个宿舍两张。”
  张贺乐了,没想到准备的是上下床。
  他们上学时睡的就是上下床,上下床基本上大同小异,很少能出现花样。
  但是在这时候再住一下上下床倒是也很有感觉。
  关键是人少啊,那么大一个屋子,就两张床,简直太宽敞了。
  他就说怎么屋子里的桌子都是长条的,原来是给四个人用的。
  装上车后,先运到宿舍,然后再出来装粮食。
  等都运回去也花了半个多小时。
  杨三妹对买这些粮食还觉得买多了,不过想想吃饭的人数,又觉得也不多。
  赵峥嵘带着张贺和李东波去组装床了,林彩蝶和杨三妹商量着粮食放在哪。
  这里还真没准备粮食柜,这么多粮食又怕受潮。
  在前海村,家里装米面的多是用缸,那种大肚子的,不过现在用那个的倒是越来越少了。
  林彩蝶:“等下让峥嵘先搭个架子,我去找姐夫,让他做个粮食柜吧。”
  杨三妹:“也行,不过就在仓房搭架子也行,这个不急。”
  这伙房的一边,林彩蝶专门整了一个仓房,就是放粮食和蔬菜之类的。
  林彩蝶出门,看赵峥嵘他们组装架子床也挺快,她也不耽误,直接去了大姐家。
  把事情一说,魏广生就跟着过来了,不管是床板还是粮食柜,都得量一下尺寸。
  等量完尺寸,魏广生直接说了:“床板简单,我回去就做,晚上就能做出4张,剩下的两天也都能做完,粮食柜得等段时间。”
  其实床板就是材料不足,不然一天都用不了,就是几块板子一拼的事。
  粮食柜不行,怎么说也是家具,得上漆,也得挑材料。
  林彩蝶笑着说:“赶得及,床板今天晚上姐夫你做好就送来,有两张都行。”
  魏广生点头表示没问题。
  他现在手上的活都是紧着林彩蝶,别人找他做活都排不上。
  本来以为这里的事忙完了就没啥了,谁知道林彩蝶又给他下订单了,都是柜子,而且还要玻璃门的。
  还有架子,有的镂空有的不镂空,赵峥嵘看着都觉得自己这个小姨子的想法多。
  问她哪里用也没细说。
  不过有活就好,这前前后后下来,在林彩蝶这里,他也挣了快2000多块了。
  这还是他优惠后赚的。
  要是接别的活,一件肯定赚的更多,但是活没这么多,整体下来肯定不如给林彩蝶做。
  他算了下,林彩蝶订的那些,他得忙活大半年,还是不偷懒的情况。
  这批活下来,肯定还能赚2000块。
  这日子,想想就有盼头。
  第336章 开始研究
  这时候做家具,效率和后世完全不同。
  魏广生现在想的就是安一个木工电锯,他现在都是用长锯锯木头,费时费力的,换成电锯,效率能提升大把。
  说好了,魏广生走了,林彩蝶和杨三妹开始准备午饭了。
  这个点做饭多少有点晚了,林彩蝶就想做现成的,简单,煮挂面。
  娘俩煮了一锅挂面,林彩蝶做了一个卤,用的都是淡菜干、海鲜干,然后又煎了几个荷包蛋。
  虽然简单,但不简约,许是干活也饿了,赵峥嵘和张贺、李东波一人都是两大碗。
  刘福也吃了一大碗,然后慢慢喝汤。
  下午的时候,林彩蝶又和赵峥嵘出海了,这次林彩蝶是准备捞大黄鱼了。
  研究小组现在万事俱备,只差黄鱼,她也不好耽误着。
  赵峥嵘驾驶着船问:“你直接在空间里抓几条出来吗?”
  林彩蝶摇摇头:“不,我打算下海抓。”
  赵峥嵘瞟了她一眼:“你这肚子都这么大了,还下海啊?”
  林彩蝶看着已经有明显突出的小腹,说道:“没事,没啥影响,空间的环境和外界毕竟不同,后期鱼苗都是在外界养殖的,所以开始还是从野生的来,回头空间的也抓几条出来,然后一起交给刘老师。”
  赵峥嵘一脸关心的叮嘱:“那你可小心点。”
  林彩蝶笑了一下:“放心吧,很快就上来的。”
  林彩蝶的很快是真不快,前前后后下海三次,用了近4个小时两人才返回。
  林彩蝶抓了4桶大黄鱼,有大有小。
  培育大黄鱼的人工饲养鱼苗,和水稻种子实验其实没啥大差别,基本上也是受精、杂交等方式。
  当然,这也是刘福和林彩蝶简单的说了一嘴后,林彩蝶自己的理解方式。
  刘福也说了要大小都有,而且会一直需要。
  林彩蝶还从空间里抓了一桶,这些就是现在她的全部贡献了。
  到了码头后,赵峥嵘把这些桶都拎到板车上,然后推着板车到了研究的那栋房子。
  刘福看到板车上的桶就眼睛亮了,然后走出来一看是大黄鱼,高兴的神色是直接显露出来。
  “这么多,太好了。”
  然后转头喊:“张贺,小李,快出来,开始干活了。”
  赵峥嵘帮着把鱼提到两间房的培育室,然后就出来了。
  专业的事,林彩蝶和他都帮不上忙。
  林彩蝶透过窗户看着屋里的三人在那讨论着什么,然后开始分别的放鱼,根本就没注意到两人在外观看。
  就笑笑,拉着赵峥嵘走了。
  这个年代的科研人员,都是非常专注和虔诚的。
  林彩蝶相信他们不会敷衍。
  尤其是刘老师,面对同行和单位那么多的不看好,势必要做出成绩的心思,肯定会努力和付出的。
  两人回到前院不大一会,就看到张贺和李东波两人推着板车出来了。
  上面还有三个桶。
  林彩蝶出去问了下,张贺:“我们要去打点海水。”
  林彩蝶一拍脑门,懂了,确实桶里海水少,那些池子里也都没海水。
  “阿嵘,走,再拿几个桶,跟着一起去打海水。”
  赵峥嵘也跟着。
  海边打海水还是简单的,一车五桶很快的就打了回去。
  看着还不够,赵峥嵘跟着又打了两次,直到几个池子的水都够标准深度了,才不用。
  刘福:“谢谢小林和峥嵘了,行了,这里不用你们了。”
  说完这句话直接就转头去看几个池子了,手里还拿着一个本子,在那还记着什么。
  林彩蝶:··· ···她看看赵峥嵘,然后拉着他出去了。
  理解一下,这些人搞上研究后就这么没人情味,上辈子电视上也不是没看过。
  想通了这点,也没啥郁闷的了。
  不过倒是没走,就在窗外看了眼。
  发现三个人又是测温度、又是测水深,然后写写画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