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微臣给陛下请安。”几人异口同声的给皇上请安,身为国公府的公子,礼节总是不差的。
  隆贾敬贾啟几个外甥,还有荣国公府的贾赦贾政,几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开国勋贵之后,在隆兴帝面前还贾赦贾政胆小,面对隆兴帝,恨不得自己立马消失才好。
  反复扫视了几眼,隆兴帝才来吧,你们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贾话,心中不觉一紧,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均将目光转向了贾赦贾政两兄弟。他,自是该由荣国公府打头,谁成想贾赦贾口,一点出面的意思都没有。没办法,贾攸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谁让他是老大呢!只是哪怕依着的了解,预料了几分,可真到这种时候,难过。
  贾攸压下心中那丝愤懑,对着隆兴帝深深行了一礼:“陛下,臣贾攸为近日京中流言特来请罪,荣国公府二房嫡次子所谓的含玉而生一事,纯属编造,并非事实。”
  “此事说来实属家门不幸,荣国公府二房王氏,性愚钝,不堪教导,整日里摆弄后宅妇人的手段。以往不过是挑些吉祥话往子女身上靠,想借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臣等见她并未造成不良后果,也就未曾管束,没想到她这次竟胆大包天,编造出了含玉而生的假像。臣身为贾家族长,未能约束好族中女眷,以致其犯下如此大错,自知难辞其咎,请陛下降罪。”说完深深低下了头,等着隆兴帝惩处。
  贾敬贾啟见状也跟着认错:“兄长虽有错,但请陛下念在以往的情分上宽恕几分吧,请陛下恕罪!”
  贾赦贾政听着耳边传来贾攸的回禀声,就知道事情妥了,有贾攸打头,总不会全部怪到自己头上,也算是逃过一劫。两个人恨不得缩在角落里,让人再也注意不到,可惜紫宸殿殿内就这么大地方,又能往哪里藏呢。如此一来,低着头却一言不发的贾赦贾政两兄弟就惹眼了,引起了隆兴帝的注意。
  “你说含玉而生是伪造的,那又有何证据来证明呢?说不得是你们想要借此脱罪,你说是也不是嗯?”隆兴帝用肯定的语气质疑起了他们,作为皇帝,他不能偏听偏信,一切都要靠证据说话。
  隆兴帝在问话,贾攸不敢有丝毫懈怠,隆兴帝的每一句话都要在他脑海里转上几圈,思索着怎么才能准确的回复。这一番质疑也没能难倒他:“陛下容禀,臣之所以说王氏是伪造的,实在是因为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了。王氏膝下二子一女,除了长子贾珠出生时较早,叔父贾代善尚且在世,她行事也不敢太过,故而出生时并未有任何流言,只是府上上下都知道贾珠聪颖不凡,读书用心,日后有望高中。嫡女出生在正月初一,她为之造势,鼓吹其女实乃大福气之人,幼子便是含玉而生的那小子。王氏的话错洞百出,怎么可能偏偏她的子女都来历不凡,一个还能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多了就不值钱了。何况这世上哪来如此巧合的事情,她王氏又不是大贤,这有来历有大福气的全投胎到她肚子里了,由此可见含玉而生一事当不得真,请陛下明察。”
  贾攸陈情完,也不好明面上借着舅甥关系再开脱,只能默默等候发落。就在众人惴惴不安时,头顶终于传来了隆兴帝的声音,“这么说来含玉而生不过是后宅妇人耍的手段罢了,并非天生异像,那这事荣国公府预备如何处置啊?”
  第98章
  眼见着隆兴帝有松口的架势,贾攸兄弟三人心中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正是荣国公府表现的机会,说不得看着他们认错的态度良好,隆兴帝就不计较了。
  可惜一看贾赦贾政兄弟俩缩着头,一副胆小怯懦的模样,三人就气不打一处来。虽说他们不指望贾赦贾政出头,可这态度总得有吧,这都叫什么事啊!
  贾攸深吸了一口气,不得不拿出诚意来:“回禀陛下,王氏一介妇人,却是罪魁祸首,究其根本还是后宅夫人无知,无视律法,加之府中未能约束好女眷,才导致酿下如此大祸。王氏乃罪魁祸首臣等不敢放任,如此胆大妄为之妇人实属罕见,青灯古佛便是归宿。不过王氏产后虚弱,这身子也说不定能不能见好。至于府上之过错,实乃臣等不察所致,臣等知罪,还请陛下降罪。”这一番直接认错的态度,倒是出乎隆兴帝的意料,还以为他们会辩驳几句,没成想贾家直接给*出了处置方案。贾攸这话中之意便是王氏将会常伴佛前,从此缠绵病榻,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一命呜呼,说完贾攸还不忘试探这样的处置方式可能让隆兴帝满意。
  眼看着隆兴帝并未阻止,想来还算满意,王氏到底不过是一介妇人,隆兴帝还不至于太过计较。紧接着贾攸又说出了对二房嫡次子的处置:“至于荣国公府二房的小子,含玉而生便是天大的福气了,不敢再期望其它。而且这人呐,福气都是有限的,既然已经消耗了许多,那日后也就不能期盼太多。”
  隆兴帝还算满意,一个被娇养的小子,哪怕真的含玉而生也影响不了他的心情,更别说这是假的。如今看在皇妹和几个外甥的份上,念及宁荣两府几代人的功劳,就此便罢了。
  不过哪怕准备不再计较了,可看着贾赦和贾政的模样,想到已逝的贾代善,隆兴帝心中还是止不住的惋惜,虎父犬子啊!
  一阵烟似的说完了贾家对贾政嫡次子的安排,贾攸心中反而镇定了下来,原本被族长的身份所拖累,要顾忌着整个宗族,隆兴帝虽是他们的亲舅舅,可也是帝王。天家无父子,更别说他们只是舅甥,这一言一行皆要注意,所说之言皆是反复念叨过的。如今该说的都说了,只等着隆兴帝的处置,静下心来等着结果。
  “朕知道了,无事便退下吧。”就在贾攸等人等着隆兴帝发话的时候,缺突然间被几句话给打发,这样一句不算准确回复的话,让贾攸等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只是隆兴帝都已经发话了,他们也不好再多嘴问两句,只能糊里糊涂的顺着隆兴帝,慢慢退了下去。
  等出了紫宸殿,一行人走在空旷的宫道上,贾赦忍不住问起贾敬:“敬二哥,我们府上这到底算不算没事了,陛下也没说怎么处罚,这是不是代表没事了。”贾赦试探起贾敬,虽还有贾攸贾啟两人在一旁,但贾啟不是很喜欢他,黑着个脸,让人不敢去问。贾攸面上也是一片肃然,往日里还算和蔼的贾攸此时正冷着脸,目光投向远方,不知道在看什么。贾赦最终只能紧紧抓住贾敬,想要从他那边问出个所以然来。
  “陛下没有直接下旨处置咱们,想来应是无碍的。不过陛下虽然没严惩贾家,但该有的惩处还是有的,只是不知会罚些什么,你们府上且做好心理准备吧。别等惩处下来,反而推这推那的,搅得人不得安生。”贾攸毫不客气怼了贾赦,为了他们府上的事,贾攸几人从昨天一直担忧到现在,也是不容易。一向重责任的贾攸都看不下去了,没有继续容忍,看着垂头丧气的贾赦和贾政,一言不发的听着训导,贾攸心里闪过一丝痛快,这种感觉可真不错,要是能经常这样就好了。总是给荣国公府处理烂摊子,这让在朝为官的贾攸很是不耐烦,若非他们姓贾,同是贾家族人,谁想管着他们,还不是怕他们拖累了府里。只是想到贾氏一族,想到自己身为贾家的族长,转瞬间便将这种想法压了下去。
  贾赦和贾政可不关心贾攸的心里变化,他们听到不会严惩,两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一路上提心吊胆的,尤其在面对隆兴帝的时候,两人恍如波涛汹涌下的小船,生怕什么时候就翻了。
  “不严惩就好,这样就很好了,还好陛下英明,,这次可真是多亏了堂兄叹了一句,犹如死里逃生一般。
  贾赦的话说到一半,贾敬瞬间就黑了脸,显然对贾赦这种不,只是还没等贾敬提醒,贾攸,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话是能随便说的嘛!”
  贾攸一顿呵斥,彻底让贾赦没说出口都咽了回去,贾赦被一顿训斥,心里有些不服,反正隆兴帝也不会严惩,自己又不在朝为官,只要能继续过自己的富贵日子,这严不严惩也没甚区别。
  贾赦心底不服气,这面上自然就带了几分,可抬头看黑着脸,甚至连贾政都是,贾赦只能憋着。
  见贾赦没再说话,一众人才放下心来,只是贾攸和贾啟显然是不想再搭理他了。也许是怕贾赦会再语出惊人,贾攸加快了步伐,想要快些从宫中出去,贾啟见状也快速跟了上去。贾政耽误了一会儿l,似是沉思了片刻,也一言不发的跟上了贾攸的步伐。
  原地只余贾敬和贾赦,事端来,更不好收拾,只默默看了贾赦一眼,沉声道:,贾赦见众人的背影,只好跟了上去。虽然贾赦没再说什么,但不代表他知道错了,不低头。
  长长的宫道上只有零星的人影,宫墙的倒影显得格外阴暗,远远望去似乎深不见底。贾家一行人皆是步履匆匆的行走在宫道上,不见停歇,这幅匆忙的模样,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赶着呢!
  出了宫门,贾攸兄弟三人就和贾赦贾政分道扬镳,他们三人都有官职在身,还需去上值呢,可耽误不得。便是贾政也在目送贾攸三人离开后,向贾赦告辞离去,他虽只在工部任员外郎,是一闲职,但也是要去点卯的,可不像大哥,无官一身轻,还有爵位傍身,到底是嫡长子,就是不一样呢。不管贾政心中如何泛酸,都改变不了出身,索性压下心中的不忿,径自离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