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嘉悦郡主当即爽快的应了,“母亲放心,儿l媳明日和弟妹一起,随您去梁王府一趟,您只管养好精气神,明日里好生瞧一瞧周家姑娘到底如何。”
襄宁长公主很是满意嘉悦郡主大方爽朗的作风,当即做了一回散财童子,给了长媳一套红宝石的首饰,给了二儿l媳一套绿宝石的首饰,就连今日外出访友的三儿l媳,也不偏不倚的让人送了一套蓝宝石的首饰去。
谈笑间,
翌日,嘉悦郡主和二弟妹荀氏三弟妹敏仪县主沈氏一起结伴来到静康院,给襄宁长公主请安后,才带着三人一起坐上了马车,往梁王府驶去。
马车上空间很大,襄宁长公主坐在正中间,嘉悦郡主和荀
梁信,应了帖子,一早梁王太妃就吩咐了世子妃接待,族中的侄孙,面上微微带着几分羞涩,举手投足间亦是落落大方。
缕起,盘旋在香炉上方,久久不散。
而此时在梁王府大门外,襄宁长公主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公主,咱们到了。”
素梅姑姑见到了梁王府,忙给主子通个信。
嘉悦郡主和沈氏在丫鬟的伺候下下了马车,顺手还搀扶了一把荀氏,最后三人在一旁侯着襄宁长公主下了马车,马夫驾着马车去一旁,好让马儿l歇歇。
襄宁长公主带着三个儿l媳朝着梁王府内走去,梁王府的世子妃早早在门口迎着,一见来人,忙上前给襄宁长公主请安。
襄宁长公主唤了声起。
世子妃见状,上前朝着襄宁长公主恭敬的道:“殿下,请恕小辈失礼,祖母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未曾远迎,如今正在府内等着您,母妃近些日子身子不好,如今正在修养,也托我给您道个歉,无法亲迎,还请您多见谅。”
襄宁长公主倒也不在意这些,梁王妃身子不好,府中事物如今都是世子妃在打理,怎么着也不能让人拖着病体来迎接自己,这趟是来相看的,不是来结仇的。
更何况梁王太妃论辈分是自己的嫂嫂,年纪也不小了,更不好让她来迎。
这般来看,世子妃亲迎倒是极为合适的,襄宁长公主心中默默分析着。
对于世子妃,襄宁长公主也十分温和的回应,并由着世子妃在一旁迎着,朝着轿子走去,早早的便有身强力壮的婆子们在轿子旁边侯着,众人乘着轿子往太妃院中走去。
待到了太妃院子里,众人下了轿子,襄宁长公主远远的就看到了梁王太妃,身边还陪伴着一位姑娘。
襄宁长公主心中了然,这位想必就是周家姑娘了,远远瞧着,身材匀称,肤白貌美,走近一看,一双秋水含情的眼睛,黛眉樱唇,观之可亲。
一群人互相迎着走进了屋内,“还请公主上坐,”梁王太妃客气的携着襄宁长公主坐到了上首。嘉悦郡主和荀氏沈氏随着襄宁长公主坐到了一边,梁王太妃下首则坐着梁王世子妃。
而那位只闻其人的周姑娘则伴坐在太妃身侧。
荀氏一眼就关注到了,之前就瞧见了这姑娘的模样,如今悄悄打量着,行为举止端庄雅致,倒也是一位美人。
想来这位就是汝南周家的姑娘了,人瞧着确实不错,与自家长子也是颇为般配的。
荀氏因之前的事情,对长子贾瑄颇为愧疚,本该自己为长子打算的时候,偏又怀了身孕,倒不好到处奔波相看,只能托付给婆母。不过如今遇到周姑娘,也是缘分使然。
荀氏心中非常满意,期盼的目光便投向了婆母。
梁王太妃和世子妃在一旁默默关注着,自然也瞧见了荀氏的目光,心中知晓贾家是为二房来相看的。
虽然知晓贾家的小辈都极为优秀,但来相看的不是宁国公府长房嘉悦郡主膝下嫡出的双生子,还是颇为遗憾!
毕竟是长房是宁国公府的当家人,若是嫁给长房长子,那未来就是妥妥的国公夫人,如今宁国公府的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可是令京中众人惊羡不已。
虽然知晓当今陛下看重襄宁长公主,但众人也只是略礼待些,心中实际并未多在意,毕竟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不是宗室亲友,就是高官勋贵,背后多少都有靠山在。
只这世袭罔替传承宁国公府国公爵位的圣旨一出,才让京中众人真正放在了心上,急忙对着自家小子好生叮嘱,千万不能招惹了宁国公府和襄宁长公主,若是犯了事,可莫怪家中不庇佑。
之后的一个多月,京中的纨绔子弟都甚少在外晃悠,被拘在家中,直到纨绔子弟们见宁国公府并未有杀鸡儆猴之意,这才三三两两开始出现在京中,随后陆陆续续的,长辈见没出事,才不在紧紧拘着家中的小辈。
可以说京中众人皆知,除了宫里的得罪不起,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襄宁长公主了。
梁王太妃想起宁国公府长房世袭罔替的爵位,心中还想再争取一下。
刚好此时听见襄宁长公主笑着说道,“太妃真是好福气,梁王和梁王妃一向孝*顺,世子和世子妃也是颇为能干,就是身边的姑娘,也是个个貌美如花,看着本宫真真是心动不已。”
太妃听到夸赞自家儿l孙的话,心中也是颇为欢喜,也是笑着回道:“公主夸赞了,宁国公府的小辈们可是个个出彩,府中子孙和睦,可是京中人人称赞的。”
花花轿子人抬人,好话谁都爱听,初次交锋襄宁长公主和梁王太妃都很满意。
第129章
梁王太妃拉着侄孙女的手,笑着道:“好叫公主知晓,这丫头是我娘家侄孙女,不是我自卖自夸,是个伶俐的好姑娘。”
说罢轻轻拍着周姑娘的手,“好姑娘,还不快给长公主殿下和几位伯母问个好。”
周姑娘虽有些羞涩,却依旧温婉的起身,屈身行礼,“小女汝南周氏静萱请长公主殿下安。”
“伯母们好。”
襄宁长公主忙叫起身,“无需多礼,好姑娘,快起!”
周姑娘起身后再次来到梁王太妃身侧,被太妃拉着坐在一旁。
嘉悦郡主见状开口打趣起来,“太妃娘娘藏的可真好,您这位侄孙女真真可人,往日里倒是不曾见过。”
“嗨,哪是我藏着掖着,静萱是我娘家兄弟唯一的嫡孙女,也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平日里百般疼宠,一直在家中侍奉父母长辈。也就是近些时日里来了京中,来见见我这老太太。”
梁王世子妃也乐意捧场,“祖母可不能见着静萱妹妹来了,就忘记孙媳了,我这心可巴巴的揪着呢。”
“你个泼猴,忘不了你。不过静萱这丫头确实招人疼,好不容易来了我这姑奶奶身边,可不得多疼疼她。”
梁王太妃有意多展现自己对侄孙女的看重,不希望她被人轻视了去。
襄宁长公主和贾家几位太太自然听明白了梁王太妃的意思。她们冷眼观察着,周家姑娘确实温婉可人,眼神清明,不是那种虚伪做作的姑娘。
荀氏对周姑娘的第一印象很好,也不介意捧上一把,“能得太妃娘娘看重,周姑娘自是极好的,我倒是盼着腹中这个小的,能像周姑娘一样,那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梁王太妃自然知晓荀氏的话是真的,宁国公府盼着有一位姑娘,这事京中皆知,自然满意的附和。
梁王太妃见嘉悦郡主只开始说了几句,就不再关注,倒是难免有些失望,此时只得打起精神来,“不是我自夸,这丫头幼承庭训,琴棋书画样样不差,又在其母的教养下管理中馈,便是作为一家宗妇也是不差的。”
襄宁长公主听着这话心中不明其意,皇后是给二房的瑄儿l保媒,梁王太妃又这般介绍,到底是在暗示什么还是梁王太妃在夸赞周家姑娘
不行,还是得再看看,瑄儿l这边可不能再出了岔子。
襄宁长公主朝着周家姑娘夸赞,“好姑娘,我见着你就觉得欢喜,倒是不知你平日里学些什么,可有些什么爱好,说与本宫听一听,好让本宫瞧瞧。”
周静萱起身回道,“回长公主殿下,小女平日里在家中族学与族中姐妹们一起学习诗书礼乐,跟着母亲学习管理中馈,祖父祖母教我友爱兄弟姐妹,以史书和过往经历教导我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女不才,才艺方面虽样样都学,因兴趣使然,倒也只在绘画一道上多下了功夫。”
襄宁长公主暗自点头,汝南周家宫中能出一位皇后,并且在元后和继后之后,无亲子坐稳皇后之位,也非无能之辈。这些年也不见母家拖皇后后腿,由此可见周家的教养。
“倒是不知本宫可有幸能见识一番,周姑娘的画”
襄宁长公主想要以画辨人,既然擅长绘画,那画中自然会带有一些个人的风格。这是遮掩不得的,否则画中真意不再,自然谈不上画艺出色。
周家姑娘既然敢说自己在绘画一道上下了些功夫,想来差不到哪去。
梁王太妃见状自然不会阻止,她也是见识过静萱丫头的画,心中有底气,也想着让静萱展示一番,当即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