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沈氏神情恍惚的回了三房的院子,怔怔的呆坐了许久,伺候的丫鬟们不知太太为何事烦扰,只见太太面色难看,也不敢打扰。
直到三房当家人贾啟下值回府后,听说自家太太神情恍惚,也未曾用过膳食,担忧不已,来不及修整便赶回了正院。
一进正房便看到了静静坐着的妻子,贾啟大步上前,轻轻抱住妻子,安抚性的询问:“敏敏,你这是怎么了”
沈氏听到熟悉的声音这才反应过来,看到丈夫顿时燃起一丝期盼,会不会丈夫能解决这件事,焦急的抓起贾啟的手,“夫君,母亲今日同我说,陛下要给琤儿赐婚,对象是西宁郡王府的小郡主!”
贾啟听到妻子的话,不自觉皱起眉头,“我确实妃时日无多,担忧小郡主,故而向陛下求了一份恩典,但是”
沈氏见贾啟不相信,急忙说道:“母亲今日亲口说的又怎会有假!”
“这怕是陛下提前给母亲透出的消息,却是不好拒绝,陛下想起琤儿,也是对宁国公府的信任。若是琤儿拒婚,不止是在打陛下的脸,日后琤儿的前程只怕艰难。”贾啟很是为难,他也心疼长子,但宁国公府一大家子都在朝为官,也不能因此违逆陛下的心意,被陛下厌弃啊!
这可如何是好……
沈氏一听贾啟的话,更是焦急,急忙摇晃着贾啟的胳膊,“夫君,你想想办法呀!西宁郡王府的小郡主,我往日里从未在哪家宴席上见过,只怕身子比传说中的还不如,这若是陛下真的赐婚了,琤儿可要怎么办才好啊?”
,双手无力的垂下,双目无神,只泪水顺着通红的眼眶不断往外流,口中只喃喃自语,“我
贾啟见自家太太如此,顿时心如刀割,这不只是他的妻子,还是他青梅竹马的表妹,多年夫妻,感情甚笃,又怎能忍心见她如此伤怀。连忙安抚起来,最终只能承诺会想办法避免这桩婚事。
,夜色渐深,两人都没什么胃口,匆匆用了些晚膳,洗漱后也就休息了。
第一日一早贾啟赶着去上值,心中虽惦念着,但也不能耽搁公务,只能等安排好手头上的事务。
白日里当值时也趁机同三两熟识的好友打听消息。能同贾啟结交的,也多是皇亲国戚、勋贵大臣后裔,消息自是灵通的,得知陛下确实有意为西宁郡王府小郡主赐婚后,心中残存的那丝侥幸顿时无影无踪!
贾啟心中七上八下,一到,大步朝着母亲的静康院走去。
院中伺候的小丫鬟远远见着三老爷朝着静康院走来,忙给素梅姑姑报信。
素梅听后,让小丫鬟前去引着三老爷来正房,自己则掀起帘子朝着正房内走去。
一进屋内,便朝着襄宁长公主身边走去,侧着身子回禀,“公主,三老爷来了。”
襄宁长公主放下手中的香谱,“啟儿来了,快让人迎他进屋来。”
“公主放心,奴婢让人去迎三老爷了。”
“嗯,有你在本宫自然放心。”襄宁长公主心中明白,老三贾啟只怕是为了三房长子贾琤的亲事来的。
只是琤儿的亲事可不好说啊……
不等襄宁长公主多想,便有丫鬟打起了帘子,贾啟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儿子给母亲请安。”
襄宁长公主忙道:“我儿快起,不必多礼。”
贾啟起身后在襄宁长公主的示意下就坐。
一坐下,贾啟先关怀了一番母亲的身体,之后便忍不住想起长子贾琤的亲事,焦急的问道:“母亲,琤儿这边就非他不可吗?”
襄宁长公主看着面色焦虑的儿子,也是心疼不已,“啟儿,这是陛下让皇后给本宫透露的意思,本宫知晓你和敏仪那孩子都是心疼琤儿。琤儿也是本宫的亲孙子,本宫也一样心疼他。”
襄宁长公主定定的看着儿子,“你放心,这几日本宫会趁机进宫一趟,看看皇兄那边可还有转圜的余地,先不要给琤儿透露此事,一切等本宫打听一番再说。”
贾啟心中焦急的心情缓和了一些,忙谢道:“多谢母亲,儿子不孝,劳烦您费心了!”
襄宁长公主安抚道,“你是本宫的儿子,为的也是本宫的亲孙儿,何来辛苦一说。回去好好安抚敏仪,此事最终只能看皇兄的心意,圣心难测,咱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说罢缓缓闭上了眼睛,不在言语。
贾啟明白母亲的意思,心中虽焦虑不安,但告辞后转身离去时,面上却不曾显露分毫,一脸平静的缓缓退去。
**
三房的院子里,敏仪县主沈氏也早知晓自家老爷去了婆母所在的静康院,想来是为了琤儿的亲事,也不知结果如何了?
沈氏一见到贾啟回来,急忙迎来上来,“老爷,你回来了,快歇歇,母亲那边可有说些什么”
贾啟见到焦躁不安的妻子,只能先安抚一番,待她心情平静后,才同妻子说起此事,夫妻两人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131章
两日后,京郊慈溪寺。
襄宁长公主早早的带着大房二房两个儿媳并二房长子贾瑄来到了慈溪寺。
沈氏近些时日因忧心长子的亲事,心思郁结,不想扰了贾瑄相看,故而未曾前来。
等襄宁长公主一行人在大殿拜过菩萨后,便由着寺里的小沙弥引路,辗转来到客院休息。
不多时,便有丫鬟来报信,“公主,梁王太妃来了。”
“快请。”襄宁长公主忙让嘉悦郡主和荀氏去迎一迎。
等梁王太妃一行进了屋内,襄宁长公主忙邀请太妃就坐,周姑娘向襄宁长公主及一众长辈问好后,众人寒暄了几句。
见着静静守在梁王太妃身旁的周姑娘,襄宁长公主忙喊来自家孙儿,“我们这些老家伙在这说话,倒是忘了你们这小年轻了。”
说罢朝着贾瑄招了招手,叮嘱道:“瑄儿,这是周家姑娘,是太妃的娘家侄孙女,你且上前来见礼,见见你周家妹妹。”
贾瑄心中略有些好奇的看向梁王太妃身旁,恰巧周家姑娘也害羞的抬起头,朝着贾瑄的方向看过来,两人的目光正好撞上。
周家姑娘见着眼前俊朗不凡的男子,压住了面上泛起的羞涩内敛,默默的转移了目光,只是泛红的脸颊有些欲盖弥彰。
贾瑄见周家姑娘亭亭玉立,一身鹅黄色衣裙看着很是鲜活,令人眼前一亮。
贾瑄向前走了两步,先向太妃问安,“太妃娘娘安。”
又转身朝着周家姑娘的方向行礼道:“周家妹妹好。”
周姑娘也顾不得害羞了,回了一礼,“贾家哥哥好。”
襄宁长公主和梁王太妃在上方坐着,满意的看向这对小儿女,嘉悦郡主和荀氏也是言笑晏晏的看着眼前这对璧人。
襄宁长公主瞧着两人在屋内,被众人围观有些放不开,便嘱咐道:“瑄儿,慈溪寺后山的桃园此时桃花灼灼,景色极佳,你周家妹妹不曾在京都久住,想来未曾见过慈溪寺的美景。你们小年轻一起去瞧瞧吧,不必陪着我们了。”
贾瑄自然接过了自家祖母递过来的梯子,他知晓今日是来相看的,这位“周家妹妹”想来就是祖母和母亲看中的人选。
便朝着周姑娘发起邀请,“周家妹妹,慈溪寺的桃园乃是一绝,可否有幸邀请妹妹一同观赏。”
周家姑娘朝着梁王太妃看了过去,见太妃点头同意,回道:“多谢贾家哥哥邀请,不甚荣幸。”
荀氏见婆母给小年轻提供机会独处,忙叮嘱道:“瑄儿,记得带着丫鬟小厮一起,照顾好周姑娘。”
“母亲放心,孩儿会的。”应下了荀氏的叮嘱,向着长辈们行礼后退了出去。
星罗棋布的桃园中,一棵棵桃树迎风而立,粉红色的桃花争相开放,朵朵花瓣随风飘动,在空中肆意飞舞后落在地上,化作尘泥回馈大地。
贾瑄带着周家姑娘漫步在芳菲的季节,在漫天花雨中踱步前行……
两人贴身伺候的丫鬟和小厮在不远处跟着,观察着四周的情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便立刻能护卫在主子身边!
周姑娘对慈溪寺的美景很是欢喜,尽情欣赏着桃园中的每一处,心中想着这般美景自当留存在画中,好能时时观赏!
贾瑄见周姑娘观赏周围的景色,率先打破了宁静,“不知周家妹妹瞧着这桃园景色可还欢喜”
周姑娘听到贾瑄的询问,这才不好意思起来,自己仿佛只顾着观赏美景,忘记了在一旁陪同的贾家公子,且想起今日是来相看的,更加不好意思了,忙回道:“这慈溪寺的桃园堪称一绝,自是欢喜的。只可惜今日来的匆忙,未曾带上我的画具,这般美景不入画当真可惜了……”
贾瑄见周姑娘满是可惜的模样,倒是也有些好奇,“周家妹妹平日里很喜欢作画”
周姑娘说起作画兴致勃然而起,当即点了点头,“当然,我平日里闲暇之际很是喜欢作画,世间景色瑰丽无比,却难逃四季轮转,能将景色展现在画作之中,时时观赏,乃是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