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听了李皓这话,沈念原本皱着的眉头舒展了些许,开口道:仅凭这点便可看出朕任人唯亲?
  单从她想要换李晏为相就说自己任人唯亲,若是李皓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沈念可不认,况且李晏确实是战功赫赫还能力强,若是想要篡位,早就在大普危难时干这事了,毕竟当时先帝在前任镇北候时干的事情可不能让镇北候一家继续为大普效力,而镇北候一家不但没有这样,还救大普于水火之中,若是不让镇北候爬得更高,倒也说不过去。换相一事虽说更大的原因是沈念想让李晏足以站自己身边,可以算得上是情感影响,但沈念也是经过另一番思考的。
  见沈念并未生气,李皓松了口气:镇北候自幼便与皇上相识,皇上与镇北候虽不是一家人,却也情同手足。先帝尚存时,镇北候便是皇上的宠臣,直至现今也是,臣以为,就算镇北候没什么能力,皇上兴许也会让其身居要职,况且陛下成功了一次,又如何保证在日后有了新的宠臣不会效仿镇北候这一事再次换相?
  不得不说李皓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若不是沈念心知自己对李晏的感情,她也会被李皓说服,但张褚衡她是一定要动的,李晏受重伤险些丢了性命却知情不报,自身的想法也有些太多了。起码在目前,她不需要一个太不听她话的丞相。
  沈念眼眸沉了沉,这幅样子自然是被李皓收入眼底,便自以为沈念听进去了,也就放下心来,不过他心知,沈念顶多就会听进去一点,换相的事实终究是改变不了的,定然是张褚衡哪里惹到了沈念,不然她态度也不会这么强硬。
  但这些都不是他应该想的,李皓叹了口气,跟沈念告辞,得到准许后逃似的离开了这个让他汗流浃背的地方。
  李皓离开后,沈念坐在椅子上歇息了一会,心中不禁恍惚。
  她和李晏已经多日不见了,李晏一直在躲着她,沈念也是有脾气的人,她一直去找李晏,次次都吃闭门羹,傻子都看得出她什么态度,便也来了气,不再去找她了,但自己一个人待着没什么事情要做的时候却总是会控制不住想起李晏。
  想到单是一个李皓便如此困难,京城剩下的官员怕是更难搞,沈念也不由得感慨自己的不择手段,随即却又想到,她在为自己和李晏的感情能见光而努力,可李晏又做了什么?她只是一直在逃避罢了。
  沈念有些许难受,便闭上眼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到最后竟是睡了过去。
  又过三日,被甩在身后的朝廷官员和大军总算是回到京城,而这时,沈念基本已经将京城剩下的官员给说服到支持换相了,大军回来的那一刻,沈念这几天才真正见到李晏,这三日里,就算是早朝李晏也称病不上朝,而今日,沈念和诸位大臣算是见识到了这位称病的镇北候目前是什么状态了。
  李晏身穿不知上一次穿是什么时候的官服,面色看上去并不病态,反而是可以统领士兵,虽说沈念来之前担忧李晏的身体,便下了命令准许李晏不参与安置士兵,没曾想她还来了,还那么的精神,在场的诸位不由得感到自己被耍了。
  那些早已被说服的大臣期间还不忘偷偷观察沈念,若是沈念改变了决定,他们立马就参李晏一本,但沈念只是面色僵了僵,最终没有开口说什么,待到一切事情都安置完后便转身离去,她心情十分郁闷,自然也就没能看到在她身后不远处注视着她的李晏。
  待到沈念的身影远的再也看不见了后,李晏这才低头看着地面,她的内心很矛盾,明明已经下定决心要远离沈念,不能放任这段违背道德的感情继续发展下去,但一切做好的心理建设在见到沈念后都土崩瓦解,沈念那僵着的脸色一出来,她自然是注意到了的,那一瞬间呼吸都滞了滞,差点就没站住,李晏现在只想知道沈念是不是生气了,可就算知道了,她也无能为力,毕竟这就是自己作的。
  深呼吸了几下,李晏逃似的离开了城门,回到了镇北侯府。
  今日大普军队入城,李母并不同往日一般在门口侍弄花草,而是在府内捣鼓些小玩意,见李晏失魂落魄的回来,急忙上前询问:可是遇到何事了?竟让文姝这般模样。
  见到亲人,李晏似乎也不想装了,倒在李母肩上一语不发,李母从未见过李晏这幅样子,偏偏李晏还什么都不肯说,焦急的李母自是不愿看到自己的女儿这样的,便只能自己猜:文姝可是有了心上人?
  李晏并未否认,而是轻轻嗯了一声,肯定的回答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李母叹了口气,再次开口:那么,文姝不妨同娘说说是怎样一回事,娘会为你出谋划策。
  娘。闻言,李晏突然开口,声音闷闷的,若是女儿将镇北候府的名声败坏,娘可会怪我?
  李母有些诧异,心中开始猜测李晏这是喜欢上了何人,还得考虑败坏镇北侯府名声的问题,一时间语气也柔和了起来:娘怎会怪罪你?镇北侯府而今不过就剩个空宅子和名头罢了,就算是败坏了也无惧,若是情有可原,你爹也不会怪你的。
  闻言,李晏将头靠在了李母的肩膀上,晌久才抬头看向李母,李母看见泪眼汪汪的李晏,心中大惊,急忙用衣袖为她擦拭眼泪:莫要伤心了,若是真心心悦于那人,追逐一回又有何妨?
  李晏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李母,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内。
  从边境赶回的官员经过一晚的休整,第二日也需上朝,由于李晏在前一日大军回京时露过面,今日的早朝也是不得不来。她方才进殿,便引来了四周大臣们的注视,回京的大臣注视她是因为沈念为其带着一堆人到处跑,留京的大臣注视她则是因为沈念在短短三日里使出的手段就是为了让其坐上相位,一时间,原本嘈杂的大殿突然陷入了一片沉寂。
  李晏对这些目光有些许不适应,便随便找了个角落靠着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李晏昏昏沉沉的几乎都要睡过去了,才听到殿外传来脚步声,随即大殿陷入了一片沉寂,便也睁开了眼睛,恰好和沈念往旁边看的眼睛对上,不同于往常的面带笑意,今日沈念竟是面无表情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阴沉着脸进来的,二人的目光方才对上,沈念便移开了视线,正视着走上了龙椅。
  李晏也是迅速将头低下,待到沈念坐上龙椅后,跟随着众人一同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念扫视了一眼底下,见李晏死死的低着头,有些许无语,她是因为昨天的事情有些许生气,要是李晏回归之前正常的相处模式,她也不会再计较这件事,偏偏李晏仍然想躲着自己,这不禁让沈念更加生气。
  但就算如此,今日的换相沈念仍要继续,否则若是突然说不换了,李晏怕是立马就要被参上一本了,想到这,沈念开口对着底下仍跪着行礼的大臣说道:众爱卿平身,开始今日的早朝吧。
  一群大臣这才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无非就是围绕着此次边境一战的奖赏,武将提的要求文官又觉得太高,文官提的要求武将又觉得太低,顿时,两边便争吵了起来,全然不顾龙椅上还坐着个皇帝。
  沈念托着腮,有些无语,底下这些人吵的她头疼,在没吵出个结果来之前,她也不想先拍板,便只能发呆,不过而后让她意外的是,这些人似乎需要人撑腰,文官竟是将张褚衡推了出来与武将争吵,武将气不过,便去把在角落摸鱼的李晏也给抓了过来,两方对峙着。
  许久不见了,镇北候。张褚衡听到了一些风声,但对于面前这人也没什么仇恨,毕竟换相一事也不是李晏主动提出的,他猜到了些什么,再加上与狄蚺交谈时狄蚺也并未否定什么,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沈念想要做什么,他似乎已经看透了一些事情,竟也不感到气愤,不知近些时日身体可还好?
  李晏略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双方身后的文官武将见二人如此和睦,更加闹哄起来,若是不分个胜负,便不会消停。
  张褚衡瞥了瞥身后那些人,有些无奈,对着李晏道:我并无怨言,只望镇北候不要葬送大普江山,好好辅佐皇上。
  此时的李晏还没听懂张褚衡这话里的意思,正欲询问,便听见龙椅上的沈念拍了拍掌:好了。
  原本还在争吵的大臣们立马停了下来,将自己充满期待的目光投向沈念,毕竟谁都希望皇帝能支持自己那一方的言论,这样就算是与自己队里的那一方有怨言,那么他们也不能说什么。
  于是乎,在一堆人的注视下,沈念身旁的大公公上前一步,拿出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边境一战,大普将士皆英勇善战,击退叛军,甚曾生擒周王,现每人赏银五两,立下大功者,一人升两品官,镇北候领兵攻城御敌有功,接任丞相之位,张相张褚衡调至太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