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周权出列跪拜,例行公事道:“舍弟年纪尚轻,不知天高地厚,还请皇上、太皇太后、太后及各位大人恕罪。”
  天子便道:“朕都说了‘说得好’,又何罪之有?”
  太皇太后立刻接话道:“哀家也觉得周二郎言之有理,今日是皇帝寿辰,哀家与太后都在场,不应谈论国事,倒是可以谈谈家事。”
  这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仿佛周祈安方才所言,只有这一件事。
  “周将军,”太皇太后道,“哀家上回见令弟眉目端正、仪表堂堂,今日看令弟更是有一身浩然之气,越看越喜欢。哀家听闻,令弟新岁已有十九岁了吧?”
  周权回头看了周祈安一眼,周祈安则又望了望四周,见四周文官皆跪,大哥也跪,他却仍直挺挺地站着,心下了然,也跟着跪了下来。
  周权回身说道:“新岁十九,却还是小孩子脾性,不过虚长一岁罢了。”
  太皇太后问道:“可指婚了没有?”
  周权如实说道:“尚未指婚。”
  太皇太后露出了笑颜,说道:“那今日便由哀家做主,给令弟指一门好婚事!长乐郡主自幼养在哀家身边,千娇万宠、金枝玉叶,也生得一副亭亭玉立的好模样,哀家瞧着,和二郎倒是天生一对。周将军,如今哀家便把郡主许给令弟,如何?”
  “多谢太皇太后美意,只是……”说着,周权回身看了周祈安一眼。
  大殿之上,周祈安自然不敢明晃晃地摇头,那细微表情却是在说不愿意,周权便回身道:“只怪臣自幼过于纵容弟弟,纵得他任性妄为,常与臣使性傍气。郡主若是嫁过来,恐怕会委屈了郡主。”
  太皇太后不以为意,她那郡主也绝非一般人能欺负得了的,笑道:“郡主也是一样的,惯会与哀家使性子,见了外人,却又是另一番得体有礼的模样,周二郎不也如此?”
  周权道:“舍弟年纪也小。”
  太皇太后道:“令弟十九,郡主十七,哀家瞧着正好。先把婚事定下来,等过个一两年完婚也是一样的。哀家也舍不得郡主这么早出嫁,再者,大长公主在长安城内的公主府也一直空置着。德宗皇帝统共这么一个公主,当年公主府都是比着王府的规格建下的,一直空着可惜了。等哀家把公主府修缮一番,日后完了婚,二郎便与郡主住到公主府上去。”
  周祈安明白了,原来竟是入赘,难怪太皇太后一盯上他便不肯放手。
  只是太皇太后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再拒绝便是忤逆。
  周权叩首道:“臣代周祈安领旨谢恩。”
  紧跟着,周祈安也在周权侧后方叩首:“臣,周祈安,领旨谢恩。”
  太皇太后道:“快平身。”
  “谢太皇太后。”说着,周祈安起了身。
  只是他戏还没完,站在大殿中央开口道:“今日是皇上寿辰,皇上体恤下情,不准臣子为皇上准备寿礼。只是青州百姓托臣为皇上献一份大礼,实在盛情难却,臣今日便斗胆献上。”说着,从怀里掏出厚厚一叠宣纸,再次跪地,双手捧上。
  天子问道:“那是什么?快呈上来!”
  张贵水趋步向前,接过周祈安手中之物,双手高高奉着,又趋步走上了鎏金台阶。
  百官侧目过来,只见宣纸首页龙飞凤舞地写着“万民书”三个大字。
  那是孔若云的字迹。
  那宣纸质量一般,即便尽力想要叠整齐,只是写过字、盖过血手印的宣纸本就凹凸不平,难以叠得方方正正,却尽显朴素真挚的民意。
  天子双手接过这轻若鸿毛,却又重如千金的万民书,难掩亲眼见到它时的震撼。
  这书中泣诉着王昱仁在位期间鱼肉百姓,对百姓敲骨食髓的种种恶行,朝廷所拨赈灾粮,非但粒米未曾发放到百姓手中,王昱仁还巧立名目,向百姓收取“税外科配”,交不上便□□,不是匪寇,却恶似匪寇。
  青州大灾三年,百姓易子而食。
  有母亲卖身为奴,见无人来买,便以“菜人”贱卖自己;有爷爷为使孙儿饱食,将自己生生饿死,孙儿将米汤递到嘴边,爷爷紧咬口齿而不食,临闭眼前,叫孙儿啖食自己的血肉果腹。
  看到这儿,天子胸口汹涌起伏,眼眶变得猩红,眼泪滴下,模糊了宣纸上的字迹。
  天子猛烈地咳了起来,张贵水扶他到龙椅上坐下,天子把着扶手咳了好一会儿,而后怒道:“让朕的忠臣良将们好好看看,这王昱仁对朕的子民,究竟都做了些什么!”
  万民书徐徐地一字铺开,从金銮殿铺到了殿外,从汉白玉石阶一直铺到了广场,供百官观阅。
  书中用三分之一的篇幅书写了王昱仁的罪行,一笔带过了周权剿匪的功绩,又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歌颂了圣上的爱民之心,最后祝皇上万寿无疆、洪福齐天,以紧贴“寿礼”的主题。
  孔若云笔力苍劲,字字泣血,那一个个猩红的指印也令人触目惊心。
  天子发怒道:“王昱仁案究竟是谁在查?汪伍案又是谁在查?为何还没有结果!”
  张鸿雁与大理寺左少卿尹玉出列跪拜,张鸿雁道:“皇上息怒。”
  尹玉紧跟着接话道:“皇上息怒,王昱仁案是微臣在查,只是去年一把大火烧毁了所有人证物证,举证艰难……”
  天子道:“烧毁了所有人证物证,那这又是什么?”说着,他指了指这一字铺开的万民书,“案子的确难办,既然尹大人没办法,那便让有办法的人来查,周祈安!”
  周祈安叩首,起身,又抱拳道:“微臣在。”
  天子说道:“朕命你为大理寺正,即日起主理王昱仁案,汪伍案。若是这两个案子能查清,大理寺少卿的位置给你来坐!”
  “臣,”说着,周祈安叩首,“遵旨。”
  “还有,”天子俯视着这跪了一地的大臣,又回头看了一眼太皇太后,“这白纸黑字红印便是万千民意!朕要抄了王昱仁府邸以慰民心,不过分吧?”
  百官无人敢言。
  太皇太后开口道:“这万民书便是王昱仁的罪证,哀家当初定是瞎了眼,才会把大长公主嫁给他。大长公主与王昱仁早已和离,王昱仁与大长公主、郡主都毫无干系,皇帝大可处置,不必碍着哀家的脸面。”
  天子便道:“即刻拟旨,抄了王昱仁府邸,府中一干人等全部押往京师候审!”
  第87章
  宫宴开始, 教坊司安排的第一支舞是假面舞,倒比之前的宫廷舞有看头。一个小演员戴着一只大大的假面跳到中间来扮丑,扮得活灵活现, 引殿内哈哈大笑。
  周祈安仍旧与周权合席,两人坐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方桌。周祈安捧着琉璃碗, 舀着碗中的樱桃酥酪看歌舞, 看到这一幕, 笑着搡了搡周权道:“哥,你快看,快看啊。”
  周权坐姿英武, 手掌撑在膝盖上, 不看歌舞, 倒饶有兴趣地看起了他来,问道:“舌战群儒,爽了吗?”
  周祈安将一颗红彤彤的樱桃扔进口中, 看着歌舞说道:“爽啊~升职加薪, 还抱得美人归,爽!”
  李闯坐在他下首, 说道:“贤弟啊, 以后我们可要叫你郡马爷了。”说完,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郡马并非正式称谓, 而是民间流传的叫法, 多少带点调侃的意思。
  娶公主、郡主不算入赘,只是太皇太后却叫他住到公主府上去。
  那公主府上想必全是宫里出来的嬷嬷、宫女、太监, 都是太皇太后的人, 也都跟郡主一条心,哪还有他说话的份儿。
  且成婚之前, 他见了郡主要跪拜,婚后他自己不必跪,他家人见了郡主却要跪拜,除非身份高过了郡主——如义父,像大哥见了郡主还是拜的。
  一家人拜来拜去,哪里还是正常婚娶,分明是抬了个祖宗进门。
  哦不,祖宗不进他家的门,是他要被抬到祖宗府上去。
  好在他年纪尚小,还有一两年时间周旋,这一两年,他可要好好想想如何把这婚事搅黄。
  他无心嫁娶,也别耽误了郡主。
  “不过大哥刚刚接旨接得好痛快。”周祈安很是记仇地道。
  周权看着他,说道:“我好歹还帮你挡了两句,一句话不说,直接领旨谢恩的又是谁?我看你不表态,只当你心甘情愿,再不领旨,怕你又怨我挡了你的好姻缘!”
  热热闹闹的假面舞结束,典雅的宫乐奏起,舞姬袅袅婷婷地登场,一旁宫女跪坐着斟了一杯酒。
  周祈安拿到鼻尖嗅了嗅,酒香四溢,便仰头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正好瞥见对面荣国公的席位空着。
  想必当初赵大人也不曾料想,自己这妻弟本事没多少,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砍了钦差的脑袋。
  此事引朝廷哗然,天子、祖世德、张鸿雁及朝中一众中立派都坚持要剿匪,赵呈要狼人装民,便也不得不跳出来支持朝廷剿匪。
  加上当时北境战火刚熄,留下一众军士在京郊尚未安排,可以随时调遣,这才有了十万大军前往青州剿匪赈灾的决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