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哦,二公子不在,你们横竖不必早起,一觉醒来便是大中午,哪有功夫吃三顿饭?但一天两顿饭,中间还要安排三顿小零嘴,是吧?”说着,周祈安看向了一旁桌上放着的糟鹅掌、卤鸭翅、银丝糖、茯苓糕,“正餐不吃,净吃些有的没的。”
  玉竹连忙转移话题,说道:“这卤鸭翅可香了,二公子快尝尝!”说着,端了过来。
  周祈安拿了一只,又问道:“卫府去过了吗?卫老板怎么说?”
  “去过了。”玉竹道,“卫老板说,那日只是路过王府过来问问,没什么大事,还说不急着见面。等二公子忙完了,哪日有空再聚便是。”
  “也没写信?”
  玉竹摇摇头道:“没有。”
  卫吉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有什么事需要路过秦王府?但卫吉又说不着急见面,那便是问题已经解决了。
  想起之前,张叙安试图拿卫吉的事“卖他人情”,皇上还问他卫吉,问得他后背冒汗。
  他和卫吉关系好,明眼人都知道了。
  他回了长安,先见阿娘,隔日便去见卫吉,这关系得多好?让人看见了不太好。
  他说了句:“那便得了空再见吧。”
  ///
  隔日一早,周祈安去上早朝。
  秦王府地理位置算是极好,离皇城近。饶是如此,每日五点开始的早朝,他不想迟到、不想踩点,那也是三点不到就要起床。
  周祈安穿戴好,抱着手炉出了门,陈叔已经备好了马车,周祈安俯身入内。
  马车疾驰,周祈安把手炉放到了大腿上,又从袖袋里摸出两个包子,忙啃了两口。
  周权上朝一向是不吃饭、不喝水,周祈安则把不吃不喝、只吃不喝、又吃又喝挨个都试了试,发现还是“只吃不喝”会好一些。
  水是真不敢喝,一拖堂便完蛋。
  皇上登基后,早朝的氛围也变了。
  皇上主意大,心中自有章法,需要商讨的事,也是把人叫到政事堂私下讨论,早朝只起到一个通知和分派任务的作用,有时也过问过问事情进展。
  一般是皇上发问,下面人心中惴惴、字斟句酌地回答,少有臣子主动说话的时候。
  皇上说了几件事,叶公公便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日公孙大人却出列道:“臣,有事启奏!”
  皇上微微皱了皱眉,说了句:“什么事?公孙大人请讲。”
  公孙昌手执笏牌,跪地说道:“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储君,立储之事,皇上应早做打算。皇上虽春秋鼎盛,但万一……”
  周祈安:“……”
  公孙大人这小嘴,最近真跟淬了毒似的。
  再是有“连中两元”的身份傍身,也禁不住他又是遇刺、又是万一,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诅咒皇上。
  祖世德攥紧了拳头,目光看向了门外侍卫,准备再给他一句话的机会。
  公孙昌微微清了清嗓,继续道:“若无储君,到时朝中便要大乱!三皇子年十七,应趁早上朝听政,熟悉政务,也要尽快选任太傅,以储君规格培养才是!”
  好嘛,公孙大人这下算是连中三元了,连立储之功也有了。
  周祈安双手拢在大袖袍下,垂眸立在大殿左侧,不说话。
  一般这种事,都是皇上先与几员心腹商议,再在朝中做一出戏。只是今日,皇上迟迟不作答,朝中也无人应声,那便是公孙大人的自发行为。
  公孙昌身为礼部侍郎,为国家政体着想,提出立储之事无可厚非。
  立嫡以长不以贤,为的便是避免内斗。
  顺利拥立一个昏庸的君主上位,和为了争夺储君,每每换代便迎来一场腥风血雨,哪个对国家的伤害更大,也一直难下定论。
  除了祖文宇,公孙大人也看不到其他可能。
  不过公孙大人只说听政,没说立储,那么周祈安倒觉得,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
  反倒是张叙安要替祖文宇捏一把汗,祖世德更是有种“丑儿子早晚也要见朝臣”的心情。
  祖世德贫农出身,不说族谱,连他这大名都是他县丞老丈人给他起的。
  他家族观念并不强,之前也一直是“要优秀的继承人作甚,莫非是有皇位要传?”的心态。
  他又只爱兵马,无暇顾及其他,封了国公后,也从未觉得只有这么一个孽障独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也从未动过纳妾生子的心思。
  当然,遗憾自是有的。
  若是祖鹤旋在世,承袭了国公爵位,让家门兴盛一代代地传下去,他自然也乐见其成。
  他这一生,也算是光宗耀祖,往后也有子孙后代,代代为他供奉牌位。
  但祖鹤旋早夭,他哪怕再生,祖文宇也是嫡长子,是要承袭爵位的,那他还生什么?
  他也想开了,事已至此,等他百年之后,祖文宇爱挥霍挥霍,爱败家败家,他眼一闭腿一蹬,横竖看不见便是。
  只是如今可倒好,他真有皇位要传,这就让他有点难受了。
  宣政殿内一片死寂,祖世德叫了声:“燕王。”
  周祈安出列道:“臣在。”
  “你怎么看?”
  周祈安说道:“臣以为,公孙大人言之有理,储君确实应早做培养。”
  皇上说道:“好,那就这么办吧。下个月起,叫祖文宇上朝听政。”
  退了朝后,叶公公又喊住了他,说皇上宣他到政事堂议事。
  周祈安应了声:“好。”便去了。
  皇上叫他,八成还是立储之事。
  只见皇上喝了一口茶,果然便问道:“刚刚早朝上那件事,你怎么看?”
  皇上在朝堂上问了一遍,把他叫过来又问了一遍,自然是要他开诚布公,深入谈谈。
  但祖文宇到底行不行,这件事只能皇上一个人做评判,外人,尤其是他,决不能说半句不是。
  周祈安道:“公孙大人提得及时,其实早该如此。文宇年十七,心性未定,之前可以做个富贵闲人,往后却不能了。早做打算,尽心培养,才是利好盛国千秋万代的事。”
  皇上又问:“他的老师,你可有人选?”
  周祈安委婉道:“的确难找。”
  够做帝师的,在他看来只有张鸿雁一人。
  但想想之前与张老的谈话,张老必然不肯出任,张老也年事已高,耗不起这个心力。他此时提出“张老”二字,便是陷张老于不义。
  殿内陷入一片沉默,叶公公看了半天眼色,终是走上前来,在皇上身侧小声道:“皇上,皇后娘娘派了琴儿来送糕点,是否要传见?”
  “传。”皇上看向周祈安,又说道,“八成是知道你在这儿,怕我饿着你,特意给你送来的。”
  琴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宫女,糕点、甜品一道道地端上来,还有他最爱的糖蒸酥酪。
  “吃吧。”皇上说道。
  “多谢。”说着,周祈安端起热酥酪吃了一口,绵密甜腻,实在美味。
  琴儿又说:“皇后娘娘请燕王中午到万福宫用饭。皇上若是有空赏脸,皇后娘娘也高兴,但若是政务繁忙,便不用特意抽空了。”
  皇上说了句:“我就不去了。”
  殿内氛围一下子家常了起来,周祈安又说了句:“马上便是大朝会,各地官员都要入都,不如趁此机会物色一番。”顿了顿,又闲话似的道,“阿娘想给栀儿也物色一位先生,正好也一块儿看看。”
  皇上应了声:“好。”
  第147章
  皇上明年便是花甲, 可看着的确意气风发。
  之前为人臣子时,身上还稍显老态,但或许权力真能使人回春, 如今便是连那一点暮气也一扫而光了。
  之前还有点腿脚不便的毛病,这一登基, 腿脚也好了。
  皇上说, 不必天天跪人, 腿脚自然便好了。只是这好的速度有点太快,一度叫周祈安以为皇上之前都是装的,至少有装的成分。
  再说立储之事, 老爷子族谱刚开, 就指着祖文宇为他开枝散叶, 都是老封建了,与周权再是情谊深厚,又怎么可能亲手给江山改姓?
  但皇上心中有宏图大业, 传给了祖文宇, 百年之后恐怕也难以安息。
  败光了家产尚且好说,但若是败光了天下大业, 那是要世世代代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不止祖文宇挨骂, 老爷子挨骂,姓祖的都得跟着挨骂。
  皇上的想法也很简单, 无非是要自己的血脉, 再靠点谱。只要老爷子能多活几年,这事倒也能解决。
  祖文宇得尽快开个小号。
  刚好阿娘叫他去万福宫吃饭, 他得推动一下这件事。
  ///
  万福宫内, 几十个太监进进出出,抬来成箱的赏赐。
  近来各地官员涌入长安, 随手备了些薄礼,都是当地有名的土产。皇上赏了一些给朝中大臣,秦王府也收到了,剩余一堆便都往万福宫里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