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洗礼仪式在渥太华圣母大教堂举行,由大主教为小王子施了洗礼。凯瑟琳抱着孩子,大主教往孩子脑门上象征性的洒了一些水滴。
  刚出生40天的米沙一点也不害怕,乖乖的在妈妈的怀里,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湛蓝得像春天晴朗的天空。
  米沙的正式头衔是“俄罗斯和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的迈克尔王子”,说明他有俄罗斯与英国的王位继承权。
  *
  肯尼迪大使在10月初冒险返回美国,他一反自己之前的孤立主义立场,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支持罗斯福的竞选,并且开始鼓吹“有限介入战争”,也就是“租借代替出兵”。多亏了他的钞能力,《租借法案》才能快速出台、快速通过。
  杰克也为之付出了一定的努力。
  他的毕业论文更名为《英国为何沉睡whyenglandslept》,仿效丘吉尔之前出版的演讲集《英国仍然沉睡whileenglandslept》。在老父亲的钞能力下,于英美两国同时出版,热销8万册,版税收入4万美元。他将其中2万美元捐给了遭受德军轰炸的英国普利茅斯市,用以重建计划;另外2万美元中的一部分买了一辆绿色的别克敞篷跑车。
  他以畅销书作者的身份成了文化界的新名人,整个8月都混迹好莱坞,跟一些女明星打得火热。他得意于自己的受欢迎,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英俊、年轻、有钱、有名气,还有……女明星们都想听他说说皇储殿下的事情。
  听说,殿下身边的侍从官都是她的情人……
  杰克一脸震惊:你们都在瞎说些什么呀!
  女明星都认为虽然侍从官们过于年轻,相貌也不是好莱坞主打的那种成熟性感风格,但都实在英俊,还都有高贵的身份,谁不喜欢王子公主呢?
  肯尼迪大使也参加了小王子的洗礼仪式,对自己的女儿能成为小王子的教母感到十分骄傲,得意洋洋。
  几天后,他向皇储殿下送上了厚礼:罗曼宫。
  *
  罗曼宫已经全部完工,内部装饰完成,是一座富丽堂皇又很有“底蕴”的新宫殿。他派人从美国、欧洲搜集古董物件,美国富豪很爱从欧洲购入古董,因此仅仅是美国境内就购买了数千件;欧洲购入的就更多了,甚至还收到了各国王室宫殿流出的“赃物”。
  在国家剧烈动荡的时期,很多宫殿根本没有严格的看守制度,被盗的、监守自盗的多不胜数。曾经只有帝王家族才能享受的物品大量流入民间。
  上万件物品填充了宫殿的每个房间:镶满宝石的烛台、擦的锃亮的银餐具、各种大小各种材质的雕像;各种用途各种材质的盒子,小到只能放一枚戒指,大到可以放下一本书,盒子外部镶嵌各种奇珍异宝,每一只都精美异常,令人赞叹工匠的巧思和巧手;
  玛瑙碗、水晶香水瓶、中国花瓶台灯、丝绸刺绣团扇、木制中国屏风、玛瑙浮雕天使像;
  小教堂里用未切割的宝石原矿镶嵌的巨大的十字架。
  甚至还有一些沙俄皇室成员的油画,都是“皇储”的近亲和直系先祖,其中有一幅米哈伊尔大公的画像,大概是他30岁左右,当时应该刚认识娜塔莉亚吧。
  娜塔莉亚看到这幅油画又伤心又激动,仿佛那个死去22年的男人又在眼前。年轻的大公身穿军礼服,神采飞扬,充满自信,有一种从来没有被生活毒打过的天真神态。他万万没想到10年后自己会死于非命。
  凯瑟琳只觉得老乔真是很用心了,这种人不成功才是怪事。
  *
  娜塔莉亚对罗曼宫赞不绝口,她没有住过皇室宫殿,当年也曾令她颇为愤愤不平。22年过去了,当年那个为了无法获得丈夫的亲人认可的女人早已变得平静。
  “这儿真不错,有几分像冬宫。”她看着“女儿”,再次庆幸自己的机智。认下这个女儿有百利而无一害,女儿也是个非常懂回报的聪明女孩。现在,所有人都对她毕恭毕敬,礼待有加,包括丈夫的姐妹们、兄弟们。
  “你喜欢吗?”
  “很喜欢。谢谢你,我亲爱的女儿。”娜塔莉亚握着凯瑟琳的手,真情实意的说。
  “不用客气。你是我的母亲,你应该过上舒适的生活。”大多数亲母女可能还没有她俩这样融洽的关系呢。平时娜塔莉亚不多嘴不多事,安享晚年,有事也能一喊就来撑场面,这种母女关系真是再好不过。
  跟聪明人“共事”就是愉快。
  娜塔莉亚笑着摸了摸她的脸。她稍微圆润了一点,这样正好,以前她还是偏瘦了一些。生了孩子,又是一举得男,娜塔莉亚便认为她的身份再也没有可能被人揭穿:想想看!到底谁敢说英国的前任王后、现在的王子夫人、未来的公爵夫人是个冒牌货呀!
  真是幽默极了!
  *
  娜塔莉亚去年终于出版了她的回忆录,《情迷圣彼得堡》。这个书名很俗,但却精准命中普通美国人的喜好,销量极好,光是美国就卖了10万册,还不算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英语国家的销量。
  电影版权早已由休斯制片公司买下,今年年初开始拍摄,娜塔莉亚由好莱坞最卖座的女星之一的卡罗尔隆巴德扮演,卡罗尔今年31岁,年龄跟书中的娜塔莉亚相近,美貌更甚,娜塔莉亚非常满意。
  但米哈伊尔的选角有点坎坷,好莱坞如今的男演员就没有像米哈伊尔的,形似没有,神似更没有。以男演员普遍偏低的出身,很难表现出沙皇之子、一日沙皇的精髓。
  最后霍华德休斯在看了几百名男演员的资料和试镜后,拍板定下了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龙套,决定采用好莱坞的另一个搭配模式,明星带新人。
  去年上映的《乱世佳人》极为卖座,又叫好又叫座,在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狂揽10项大奖,包括最有含金量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等,男主演克拉克盖博也因此得到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霍华德在回忆录还没有出版的时候就拿到原稿,找了著名编剧改编剧本,誓要拍出一部内涵深刻的电影,有美好的爱情,也有命运的残酷,还有尖锐的社会矛盾。
  凯瑟琳并不看好他的野望,毕竟《飘》这本书可是本土佳作,美国人会对讲述内战的小说/电影有更高的接受度,俊男美女演绎战火纷飞的美国梦,卖座是必然的。他们可不一定对发生在遥远异国的故事感兴趣。《情迷圣彼得堡》这种书名一看就像那种俗不可耐的口袋小言,还不如叫《我与沙俄最后一位皇帝的白色生死恋》呢!
  电影拍了6个月才拍完,霍华德原本想在奥斯卡截止日期之前小范围放映,然后再圣诞节档期全美公映,但又改了主意,决定在明年圣瓦伦丁节档期上映。因此他只是秘密带了一份拷贝来纽约,在罗曼宫为殿下和大公夫人放映了专场。
  第286章
  罗曼宫有专门的放映厅,舒适豪华,跟电影院一样大的幕布,宽大的双人沙发卡座,视听效果是目前的顶尖水平。
  凯瑟琳和娜塔莉亚同坐,身边是霍华德。
  电影拍的还是很不错的,前半段轻松活泼,将娜塔莉亚和米哈伊尔之间的爱情拍的十分唯美,几乎令人忘了娜塔莉亚那时候是有夫之妇。后半段逐渐沉重,米哈伊尔在大时代的漩涡中努力想做好一切,但个人的力量无法阻止时代的洪流,最后死于非命,娜塔莉亚艰难逃出苏联。
  影片以娜塔莉亚在君士坦丁堡抱着刚出生的女儿为最终一幕。
  才看了个开头,娜塔莉亚便已热泪盈眶。
  凯瑟琳很能理解娜塔莉亚,纵观资料,娜塔莉亚和米哈伊尔真心相爱,她的前两次婚姻都以出轨而告终,可见她对于“忠贞”这玩意没什么概念;跟米哈伊尔相爱后,她眼里就只看得见米哈伊尔一个人了;到最后米哈伊尔被布尔什维克关押,她还拼命想办法想救他出来,只是能力有限,最终遗憾。
  剧本改编的非常棒,卡罗尔的演技也棒极了,就连凯瑟琳也忍不住哭了。
  好感人。
  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是真心相爱,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却生死永隔。从古希腊到现代,无数文艺作品都在讲述“爱情”主题;即使“复仇”这个大主题,也有一半是因为爱情,爱而不得,爱而失去。
  娜塔莉亚流泪满面,摸着凯瑟琳的脸,“你父亲……他是个好人,他想为俄罗斯做些什么。我不懂……他不该……死得那么惨。”
  凯瑟琳唏嘘,只好安慰她,“都过去了,妈妈,都过去了。”
  一旁的霍
  华德默默递上手帕。
  凯瑟琳接过手帕,为娜塔莉亚擦眼泪。娜塔莉亚有点不好意思,怪可笑的,年纪都这么大了,都有了孙女孙子,还像个小姑娘似的哭泣。
  *
  凯瑟琳辗转反侧。
  米沙留在渥太华,阿拉斯泰尔放话说带孩子没什么难的。当然啦,又不用他亲手照料,有保姆有总督府女管家,他只负责逗孩子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