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奇怪的女孩,她为什么不痛恨布尔什维克?那可是杀了她父亲的恶魔!
  她居然预言德国会战败,真是可恶!戈培尔说这本书一定不能在德国出版,否则会强烈动摇人民的意志。
  元首很愤怒,大喊着要让那些可恶的布尔什维克尝尝德意志的铁拳!
  他将地中海战场的部队调回来,送往东线战场,并命令东线的三支集团军群,尽快打进莫斯科!活捉史达林!
  *
  凯瑟琳并不在乎这本书被谁看到了、会产生什么影响。一本小小的书不大可能影响世界的进程,只会让她成为畅销书作家。
  不到两个月,《红色旗帜》的销量就达到了15万册,预计1年的销量会翻3、4倍。
  麻麻地啦!
  伊利亚从训练营挑选了200多名年轻男人,组成了“女皇的近卫军团”的最初班底。年龄在18岁到28岁之间,根据各人档案中的评分授予下士、中士军衔。指挥官则由伊戈尔那雷金王子担任。
  那就……授予伊戈尔上尉军衔吧,伊戈尔可得意了,瞧把孩子乐的!
  伊利亚汇报,“训练营的整体教育很糟糕,那些教官还在用30年前的方法训练士兵,太落后了。我们应该雇佣一些真正的军官来训练新兵。”
  “你行吗?”
  “不。”
  不,而不是“不行”。
  “雇佣一些英国和美国教官?”
  “可以。要设立军校吗?”
  “要的,陆海空都要有。海军和陆军在岛上设立基地训练,空军送到美国……的航空基地训练。”
  “经费呢?”
  “这个问题你来问我?那我要你们这些臣子做什么!”
  第307章
  “你还没有设立军部。”
  “增设‘国家防务部’,三军统一归国防部指挥。”
  “情报机构。”
  “增设‘国家情报局’,放在……司法部下面,或者国防部下面。”
  “或者可以有两个情报部门,对内、对外。”
  凯瑟琳想着kgb是怎么回事,他们也经过多次调整,最终才成为大名鼎鼎的“kgb”。早先他们叫“契卡”,现在归内务部下属,内务部有对内也有对外,契卡/kgb一直是对外的情报部门。
  英国对内的情报部门是mi5,对外mi6。美国,大名鼎鼎的fbi,对外cia,只是现在cia还没有成立。
  确实,是应该分开比较好。
  “你来做情报部门的主管吧。”
  伊利亚似乎有点吃惊,“我?”
  “你宣誓过效忠我,两次。你真的效忠于我吗?”
  “殿下,您无需怀疑我的忠诚。”他忽然换了俄语。
  凯瑟琳挑眉,“你接到的指令是什么?”
  他避而不答,“殿下,似乎您不该和我商讨如此重要的事情。”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国家要务。”
  她轻笑,“国家吗?其实可以看成一个大型‘游戏’,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实践活动’,只是范围有点大。”
  他皱眉:她的语气太轻佻,显得很“不严肃”。
  “中国有句成语,‘成王败寇’,用在这里,”她指了指脚下的地板,“或者用在欧洲,都是一样的。成功了,我就是了
  不起的君主;希特勒也会成为‘伟大的’国家领袖。失败了唯有一死。”
  伊利亚很不乐意听到她这么说,但他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这一样吗?能类比吗?
  凯瑟琳却又话锋一转,跟他讲起了故事。
  “让我们假设一下,苏联失败了,德国统一了欧洲,接着进攻英国,大英帝国灭亡。他们造了数不清的军舰、飞机、枪炮,派人谋杀罗斯福,要不了几年,便能进攻北美。美加一灭,南美不足为惧。全世界都沦为德国、日本的殖民地。”
  伊利亚又皱眉。
  “德国会成为真正的地球霸主,没有美利坚合众国,也没有苏维埃联盟。地球上至少一半的人口必须说德语、学习德国历史,只能看德国诗歌、看德国小说、听德国音乐、欣赏德国艺术品。”
  “后面几项听上去不是坏事。”
  你还怪幽默的!
  “你说,美国人会奋起反抗,还是安于做顺民?”
  伊利亚沉思良久,“不好说,美国本身就是个移民国家,种族成分复杂。”
  “你要是北美大区的总督,要怎么做呢?”
  他摇头,“你问错了人。你应该问阿列克谢。”
  “你知道为什么需要先杀了罗斯福吗?”
  “不知道。”
  “罗斯福是个很有大局观的人,当然他也并不是为了世界和平,他的首要任务是让美国强盛,其他国家的利益当然是可以牺牲的。希特勒应该先暗杀了罗斯福,随便换谁上台都要先面对两大党的平衡问题,美国政治立场又会退缩到大萧条时期,全面推崇孤立主义。”
  “殿下——”
  “但对史达林来说,杀了罗斯福不是个好主意。如果我是德国元首,我会同时推进好几个计划,先派人暗杀罗斯福,你想象不到现在要刺杀美国总统是多么容易的事情。然后把北非战场和地中海战场的军队全部撤回,立即投入东线战场,务必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莫斯科。”
  “北非战场的重要性不是苏伊士运河吗?”
  “他抽不出足够多的部队攻占埃及,苏伊士运河他还是别想了。就像下国际象棋,最终目标是要吃掉对方的王。”
  “莫斯科是‘王’吗?”
  “可能不是。但一国首都被攻下,对苏联军民的心理打击会非常巨大。这跟士气有关,苏军可能会一蹶不振,再说他们两个月来都在吃败仗,全靠海量人命来填。如果再失去首都,军队的信念会崩溃。”
  伊利亚不是太能理解,他并不是军校出身,契卡并不以军事素养著称。
  “德军的单兵素质很高,这是德军能发挥极大战力的基础。这个冬天他们攻不下莫斯科的话,会有大量士兵冻死。对德国来说,今年冬天损失的士兵是不可补救的。”凯瑟琳蹙眉,“你看,世界多么奇怪!对于国家来说,个人意志无足轻重,也许分成个体来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身不由已,就像阿列克谢说的那样,国家需要你,你就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但也正是那些身不由己的人汇集成了‘国家意志’,此时个体又是那么微不足道,被裹挟、被撕裂、被消灭。”
  “殿下,你想说什么?”
  “你怎么这么笨!”太嫌弃了!
  *
  建国日当天的流程已经规划完毕,新罗马市街头开始为了建国日做前期准备。首都按照可以居住100万人的规模做的规划,虽然目前只住了大约10万人。居民中绝大多数是俄罗斯人,都是殿下的忠实臣民。
  新罗马市因为足够崭新,街道宽敞明亮,没有碍眼的贫民窟,人人都住得上很不错的房屋。哪怕一穷二白来到罗马岛,只要能找到工作,很快便能申请贷款盖房子。木材价格很便宜,要是能召集亲友们帮忙,建筑成本就更低了。
  自建房贷款可以分期偿还,最长可达8年,可以说非常优惠。购买已建成的二层楼房价格也不贵,银行提供长达10年的低息贷款。
  生活成本够低,因而新移民都挺安居乐业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出生率也很不错,自从3年前第一批新移民到达,目前全岛新生儿已经有4000多人。
  凯瑟琳得以在罗马岛上建立起完善的婴幼儿登记制度,为每一个不满3岁的婴幼儿建立档案,包括新生儿。并从美加进口疫苗,给每一个不满3岁的婴幼儿注射卡介苗、牛痘疫苗、白喉疫苗。
  最显著的就是白喉疫苗,注射疫苗后的婴幼儿患白喉的几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大提高了婴幼儿的存活率。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很多新移民成年人也都种过牛痘,3年来全岛只有不多的两例天花病例,还因为都发生在偏远的港口小镇,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没有造成爆发。
  至于卡介苗,在医疗与卫生部的大力宣传下,新移民也大多接受了。凯瑟琳弄到一批免费捐赠的卡介苗,除了能满足婴幼儿接种之外,还有富余,因此又安排3到8岁的儿童接种。
  不花钱的疫苗,愿意接受的家庭还是很多的。卡介苗的不良反应也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生活成本低,经济良好,这才能刺激出生率。俄罗斯人几乎都是东正教徒,跟天主教类似,也不太讲避孕,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怀了就生。
  苏联之所以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出生率不高,多半还是因为太冷了,男人一年四季嗜酒如命,大力杀伤精子。
  为了降低人均饮酒量,凯瑟琳也很费了一番心思。美国的禁酒令已经证明了,对一项“高消费”来说,越禁就越禁不了,不如提高酒类饮料的税额,进口税和消费税都加高。如此酒商赚了钱、税务局(隶属财政部)收到了税,而因为酒类价格太高,居民主动减少了饮酒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