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姚新泉自然没有拒绝他的好意,也没提自己已经找人帮忙了的事情,赶紧道谢,“真是麻烦你了,为了我的事情一再找那边。”
赵强摆了摆手不是很在意道,“你要是真培育出良种来,那反而是打响了他们湖羊的名号呢!说起牛羊来,他们可远远比不上咱们!”
突然想到什么赵强眼睛一亮,“你那牧场挺大的,你有考虑过除了牛羊再养点鸡鸭吗?”
姚新泉点头,自然是想过的,“我打算在牧场上养些伊犁鹅还有草原绿头鸭,还打算引进点儿藏鸡。”
赵强想了想这几种家禽的特性后不得不感慨着小姑娘是真的有点儿东西啊!
伊犁鹅就不用说了,这本来就是本地的品种,耐寒、耐粗饲,非常适合在草原上散养,而且抗病能力很强。
草原绿头鸭的话虽然不是本地品种,比不得本地的鸭子,但是比起南方的鸭子来说还是耐寒性要强一些的,既然她想养那说明牧场上肯定是不缺水源的,也就冬季麻烦一点,平时也能散养。
藏鸡更不用说了,那本来就是西藏那边的品种,适应高寒气候,抗病能力强。
这几种牲畜都适合散养,除了气候异常太热或者太冷的情况下需要人工干预,平时基本散养就可以,成本低。主要是防范防范天敌,问题都不太大。
“我相信你心里也有数,做好轮牧,别破坏牧场就行”,到底是承包了三十年,这也才刚开始,如果这就把草场破坏了,未来恢复起来会很麻烦的。
姚新泉点头,刚想说什么就听他道,“我这边有一种家禽,不是咱们本地品种,但是也挺不错的,养好了经济效益也不低,叫珍珠鸡,你考虑吗?”
主要也是听她说家里4000亩的牧场,虽然牧场这么大肯定有一部分是没办法好好利用的,但是能利用的地方也不会少,不用这不是在浪费资源吗?
“珍珠鸡?”姚新泉眉心一动,她倒是听说过这种鸡,不过不说本地了,新省应该目前都没多少人养殖吧?
“珍珠鸡原产于非洲,所以这种家禽耐旱,更适合温暖干燥的气候,在咱们本地养的话过冬是个问题,饲养难度不算小。”
“但是珍珠鸡的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脂肪含量低,蛋类也营养丰富,不过蛋类产量不高。这种鸡还是以散养为主,可以以谷物、青草、昆虫为食,饲料的转化率比较高,总的来讲经济效益不低。”
“目前咱们自治区协会想要引进一批珍珠鸡,你如果有想养殖的意向可以跟我说,我这边能给你弄来一批,你怎么想的?”
姚新泉怎么想的?自然是同意啊!
先不说她本身就觉得养珍珠鸡是很有经济效益的,单从这个事情本身来看就很有意义。
参与这种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牵头的项目,政府搞不好就会有相关补贴来给养殖户降低初期的投入成本。而且搞不好还会有技术兜底呢!毕竟如果养殖户干了结果血本无归项目本身没办法落地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好事。
到时候不管是接受自治区级的一些技术培训还是市级的培训对她一个新手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学习的机会啊!
与此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管理水平、获得更为成熟的养殖技术规范,减少了自己的试错成本,就算珍珠鸡养得不好,对自己养殖别的家禽来说肯定也是有利的。
另外虽然不知道珍珠鸡这个项目会不会有,但是之前有的项目官方那边还会给销售渠道呢!
一个项目,投入少,货源、技术、销售全部给考虑好了,为什么不做?
做!必须得做!
“只要我满足加入的条件那我肯定愿意做!”
听了她的话赵强满意地笑了,之前他遇到过一些傻蛋,那是真的傻蛋,他给了对方机会,但是对方总能找各种借口推拒,又是没钱了又是没地又是没技术,总之有各种理由不愿意养,想到就让人生气!
“那行,我这边帮你联系,申报材料基本用你提交到协会的就行,你也提前做点准备工作,等回头安排好了你就等着接收就成!”
姚新泉心里高兴,连连说了不少好话这才打道回府。
不过说起来既然都要养珍珠鸡了,那干脆就把别的家禽一起购入,到时候给牧场划分一块儿单独的范围用来养家禽。
她家里承包下来的牧场非常大,以如今的牛羊等牲畜的数量对草场的利用最多也就1000亩左右。不过后期还得留几片专门用来搞繁育,湖羊母羊、杜泊羊、阿勒泰羊、湖羊和杜泊羊结合的一代杂交羊、最终的三元杂交羊,这些都得分开饲养,也方便她进行观察和照料。
家禽也得跟牲畜分开,毕竟双方的病原体种类不同,混养的话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变异,给自己造成损失。而且羊也就算了,牛要是踩一下鸡鸭,那肯定立马就死,所以必须得分开。
这样一来等天气暖和一些之后就得立马把牧场划分区域了,虽然又会产生一些成本,可是划分了也好,方便轮牧,也不会对草场造成太大的破坏。
算了算之后要花的钱,姚新泉只觉得心也痛肉也痛!看着上次那批羯羊卖了些钱,但是扣除掉买入的钱、饲料育肥的钱、人工成本之后就已经缩水一大截了。
现在在算一算未来的开支姚新泉是真觉得发愁,可若是空置着牧场又觉得浪费资源。
倒也可以租借给别人用,但是万一人家破坏了牧场、过度放牧,那不仅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后期恢复草场花费的钱那就更多了啊!
姚新泉叹气,算了,多花一点就多花一点吧,反正手头上也不是没有钱,贷款也还有一阵子才需要还,自己辛苦一点,只要这批牲畜跟家禽都没什么问题,那自己应该能好好回一波血!
第52章
田学林从坐上火车开始整个人都是懵的,不是,他一个年纪轻轻北大毕业的集团中层管理为什么要去湖州去调查一家种羊场的经营情况?
什么湖羊?他涮羊肉都只吃内蒙和新省的好吗!
可怎么办呢?小老板回来了要求他去调查情况,而大老板又同意,还能怎么办,只能老实去喽!
他也是实在搞不清楚了,公司业务到底跟种羊有什么关系?难道说之后老板打算进军畜牧业?可是他前一阵子不是还听说老板想进军计算机行业吗?
哪怕有一肚子不解,田学林业只能老实去了湖州。
下了火车后车站没见到出租车,他只能无奈上了一辆三轮车直直去了湖州金太阳种羊场。
蹬三轮的师傅听到他的目的地后还有点奇怪,“同志啊你要去种羊场吗?要我说咱们种羊
场的羊都挺不错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年听说好像都没什么养殖户从他们这里买羊,我邻居的亲家家里小儿子就是种羊场的,看那个意思估计得下岗了啊!”
他又是唏嘘又有点幸灾乐祸,当初他们一个个进了场的都觉得是拿到一辈子的铁饭碗了,在他们这些人的面前都高人一等。
现在三四十岁下岗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受得了!世事无常啊!
田学林挑了下眉开始跟师傅聊了起来,等下车时候对于种羊场的初步认识已经有了。
这是本地唯一一家国营种羊场,专门做湖羊的繁殖和培育的,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是也不小了,巅峰时期每年能送出去十来万只羊羔。
但这两年经营不利,员工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过工资了。不知道为什么别说国营牧场了,就连私人老板都没来下过单子。
场子里的羊羔吃喝什么不要钱?这几个月已经陆陆续续卖掉了不少羊羔,既是给场子回回血,也能减少点饲养成本。
田学林下车打量了一下种羊场的门头,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
他想了想打算假借要采购为由去了解一下情况,本以为会被保安拦住,但是直到进了场子都没有人拦他。
田学林伸着脖子往保安室里看了一眼,好家伙,根本没有人在。
他轻轻皱眉,连保安都没有,外人随意进出,看来这场子是真的不行了啊!
他进了场区看了一圈,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更是无语,就算场子明天要破产倒闭,今天也得把最后一班岗站完啊!
山门大开丢了什么责任谁承担?
他继续往里走去,不知怎么就摸到了饲养区域,终于见到了一个愁眉苦脸的中年女人。
“大姐你好,我是想来买种羊的,但我进来转了一圈就只见到你一个,其他人呢?”
大姐正在给羊喂饲料,田学林探头看了一眼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羊怎么这么瘦?他眼中闪过一抹嫌弃,不会是有什么寄生虫吧?
大姐回头看了他一眼,像是没什么谈兴,“人都去政府门口要工资或者要求安置了,场子里就我一个。”
她是不想要吗?还不是因为她闺女就在政府部门里面工作,自己要是去闹被熟人看见肯定影响不好所以忍着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