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此前忙于赶路,一直没时间弄。
  中午日头大,加上外面有官兵,她不打算出去了。
  她坐在椅子上,动用意念把一样样药材放进药柜,每个小柜子外面都有标明药材名,此后拿取会方便得多。
  正忙着,房门突兀地敲响了。
  笃笃笃
  官兵查房,速速开门配合。
  宋清绫跑去把床上弄乱,打着哈欠慢悠悠去开门,迷瞪着眼看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房外站着个五大三粗,面相粗犷的官兵,你叫周武,是原阳县人?拿出你的户籍路引给我看看。
  宋清绫装作才看清他是官兵一样,诚惶诚恐地从胸口衣服底下掏户籍路引,小的睡糊涂了,不知是官爷来了,官爷,这是小的的户籍路引。
  她双手呈上。
  官兵拿过去仔细看起来,时不时打量她的脸。
  她的余光瞄到别的房间也有官兵查房。
  你是过来做买卖的?官兵问她。
  她笑着说:是的,今儿早上刚进的城,还没来得及去采买。
  官爷,天儿这么热,你们在外奔波忙于公务,着实辛苦了,多买两碗凉茶喝喝,解解渴。
  她从衣袖里摸出二两的碎银子塞进官兵手里。
  官兵没想到对方这么上道。
  谁说不是呢,这么热的天,跑来跑去的,热死个人。
  他收了钱,眼睛盯着房间里。
  宋清绫识趣地退后两步,让人进来检查。
  官兵例行公事地检查了屋子,小的很,物件也少,看几眼就能看明白,看完,他没为难宋清绫,还了户籍路引。
  临走前,他手里摸着碎银子,压低声音快速说了句:进到货了尽早离城。
  说完,他快步走出房间。
  宋清绫弯着腰,好言好语送走官兵,关上门,隔绝外面的视线后,她脸上的表情立马变了。
  竖耳倾听外面的动静,听到官兵们下楼走了,宋清绫轻轻打开房门,尾随跟上。
  几个官兵离开客栈,走向不远处阴凉的小巷子。
  日头毒辣,街上偶尔有一两个人出现,过路的看到官兵,自觉低头绕行,不敢冲撞。
  跟在后面的宋清绫放轻脚步,停在拐角处,墙的那一面就是巷子,那边传来他们的谈话声:
  真热啊,查完这儿还要去查花巷街,东郊西郊,今儿一天都别指望歇息了。
  可不是嘛,真希望能早点抓到,谁要是抓到了,就能论功领赏!
  真以为有那么好抓啊,又不是抓蚂蚁,细作肯定准备得万无一失,除非他自己露出马脚来。
  第106章 阴险官兵
  此话,话糙理不糙,但是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都加把劲儿,查仔细些,上头催得急,若是办不好这事,后面的日子不好过啊。
  几个官兵互相倒了一番苦水,从巷子里走出来,继续去盘查。
  他们走远了,宋清绫从另一条巷子走出来,方才听他们倒苦水时,她提前撤走到另外一条巷子里躲起来了。
  抓细作?
  石源县靠海,比起内陆,物产富饶,很大可能性早就被别国盯上了。
  北翼国现在才发现有细作混进来,只怕是为时已晚。
  高温天热,外面街道上的铺面都歇业了,街上只有宋清绫一个人,她心事重重地回到客栈。
  她坐在椅子上,心里一直想着那些事。
  北翼国发现了细作,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牛马药材都被征用了,离征用男丁充军还有多远?
  她目前的户籍路引都是男人的身份,一旦开始抓了,与官兵相遇,绝对要被抓走。
  思来想去,她决定出城,离开石源县,绕着青泽县与石源县交界的地方走,看看形势如何,做好双重准备。
  一来是怕真的被自己猜中了,石源县即将要乱了,还有征兵,二来是就算自己猜错了,也能绕着去枫丹镇,缺点是要多走一些路,安全性更高。
  打定主意,她拿出早上买的干海货,捣鼓一番。
  闲来无事,她拿出木棍削木箭。
  削了这么久,她的手法越来越沉稳熟练了,指腹间有了一层薄薄的茧子。
  削到晚上天黑,手有点发酸了,她停下来,用湿布擦干净手,吃了一碗瘦肉青菜粥,两张饼子。
  吃完,她擦擦身子,抹上痱子粉,躺下睡觉。
  腿上的伤都结痂了,无需上药,只要好好将养着就行。
  明儿得早起,再囤点物资,离城。
  一夜好眠。
  隔日天不亮,宋清绫就起来了,在房间里锻炼一个时辰。
  离开客栈时,日头都升起来了,街上的人不算多,她只在主街的布匹店买了木棉和几套成衣,别的要么是缺货要么是没开门营业。
  她推着手推车去集市,直奔猪肉摊,昨天去晚了,猪肉不太新鲜。
  今儿来得早,猪肉油亮亮的,看着都新鲜。
  一头猪破开成两半,在她到来之前,已经有人买走几十斤了,剩下的她全部包圆,大概有一百四十多斤。
  摊主收了钱,喜形于色,按照她的要求把猪肉切成大块,再装进麻袋,搬抬到手推车上。
  她看到还有些猪下水,猪血猪大肠猪肝之类的,问摊主多少钱。
  普通的穷苦人家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吃吃猪下水也好,平时都卖得完,各有各的价格。
  宋清绫花去几十文钱买完猪下水。
  推着猪肉走进巷子时,她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不动声色朝前走。
  她身后跟着的是三个男人。
  他们是住在僻远的东郊的百姓,本想来集市上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活计干,忽然看到一个身形清瘦得像麻杆儿一样的人在买猪肉,一口气全买完了,那可是猪肉啊,买那么多得花多少钱,灾荒年,家里没点家底的都吃不起。
  于是,他们动了歪心思,既想搞到猪肉,还想拿走宋清绫身上剩下的钱财。
  走在巷子里,他们相视一笑,前面那个傻子什么都没发觉。
  前方有拐弯,宋清绫拐过去,身影暂时看不见,他们急急忙忙追上去,刚拐过弯,迎面而来一道凛冽的寒光,刺得三人闭上眼睛。
  对面,宋清绫举着刀,一刀一个,血水飙至旁边的巷子壁面上,犹如泼墨,缓缓往下流淌。
  这些都是有贼心本事不大的人。
  解决完他们并补了刀,宋清绫换了身装扮,推着空手推车从另一个方向绕到集市,采购干的海货。
  她的身份是商人,要出城,表面功夫得做好。
  买了一车的干海货,她推车往城门方向走。
  即将走到城门。
  出城的只有她一人,进城的没几个。
  许是要查找细作,城门口的官兵比昨天多了两倍,查得更为严格。
  此刻,进城正在接受检查交入城费的那个男人牵着匹马,他刚想进城,却被拦下。
  为什么拦我,我不是交钱了吗?
  这匹马健壮匀称,被征用了,能被官家用上的马,可是它的福气!
  还是昨天那个三角眼的官兵,他见男人没有松开缰绳,立马拔刀,眼睛上下扫视男人身上,看到对方胸口衣服底下有点鼓鼓的,嘴角翘了一下,恶狠狠地说:难道你想违抗县令大人下达的命令?
  违令者,就地处决!
  男人见这是要动真格的,哪里敢不遵从,双手呈上缰绳。
  官兵皱眉,盯着男人胸口处,鼻音重重地嗯了一声。
  男人也是个有眼力见的,当即明白了,把胸口里的那个荷包掏出来,塞进官兵的手里。
  官兵这才满意,放男人过去。
  周围的官兵见怪不怪,收的入城费上交,私下得到的一块儿平分。
  宋清绫推着手推车过来。
  三角眼官兵看到她推着一车货物,舌头抵着牙,轻轻啧了一声,对同伴使了个眼神,让对方接着收入城费,他去收出城的。
  三角眼官兵走过去检查手推车上的货物,又摸又看的,他说:今日的出城费是三两。
  宋清绫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在身上摸了半天,最后从鞋子里掏出三两散碎银子。
  昨天她就猜到今天出城会收费,早早把钱放进此前穿过的一双布鞋。
  逃荒赶路她怕热,穿的是草鞋,晚上有时候怕蚊子咬,穿布鞋。
  这么热的天气穿一双鞋子穿久了,必定是奇臭无比的。
  三角眼官兵嫌弃地看着银钱,撩起衣摆让她把钱放进去,他单手拔出刀,准备去拨弄车上的货物,你这车,上面装的东西,下面该不会窝藏什么人了吧?
  说着就要动刀插进麻袋翻来覆去地检查。
  车上装着干货,被捅坏了怎么卖得出去,官兵正是知晓这一点,故意这么做的,嘴角扬起一抹弧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