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无百姓,何来的江山,若这天地容不下咱们,便踏碎这地,掀翻这天!
  冲啊,杀啊
  水林军手举火把,跟随领头者冲进镇子,直奔衙门,那里是镇长办公住所之处,擒贼先擒王。
  后面的百姓当中的男人们听到那番激昂人心的话,燃烧起斗志,也举着火把,手拿镰刀菜刀砍刀啊啊大叫给自己壮胆,紧随其后。
  火把连成一长条条的赤色火河,以燎原之势侵蚀镇内的黑暗。
  妇孺们没有进去,躲在镇门附近的林子里,宋清绫趁乱溜进百姓队伍,随着人流挪动进入镇子。
  有的百姓紧随水林军的步伐,还一些四散朝别的方位去了,宋清绫找了棵高树,爬上去,镇上各条街道都亮着火把,视野还可以。
  当看到主街在西北方,她下树赶过去。
  镇子里的人们原本睡得好好的,忽然被一阵吵闹声吵醒,迷糊地起来,打开家门一看,便见到一群手舞红色旗帜的人冲跑过来。
  尔等勿怕,我们乃水林军,不伤无辜百姓,只除恶官,为民造福,闲杂人等速速退回屋内,切勿添乱!
  镇上各条街道涌来的水林军以包抄之势靠近衙门。
  这边乱糟糟的,那边宋清绫的速度算快的,是第一个来到主街的人,当今紧缺什么物资,就先收什么。
  她边跑边看沿途的铺面,跑了会儿,看到有家药铺,前门紧闭,绕到后侧方,翻墙而入。
  药铺家的后院只有一间杂物,一间小厨房,一口还有些水的水井,铺主没有睡在这里。
  她当机立断,先跑去前面的大堂收药。
  地方小,铺面不大,药柜自然不大,但也不能说小,有一堵墙那么大,估测药格子接近有一百格。
  手掌摸上药柜,瞬间收了。
  柜台看诊台面桌椅,所经之处,全收掉。
  后院的杂物房仅有一些杂物,废弃的石臼晒药制药用具,收了。
  小厨房里有锅碗瓢盆,一袋约有十多斤重的玉米面,一罐只有几小块的粗盐,收了。
  她正要打水,药铺的后门外有人来了,人数还不少,他们打算翻墙进来。
  宋清绫掉头跑动,脚蹬墙壁壁面,上到围墙上,再跑至屋顶。
  站得高,看得远,随水林军进镇的流民大量涌入各处,包括主街,不少人破门而入,争抢物资。
  隔壁是家杂货铺,跑过来的流民最多,可是他们在铺内找到粮食并没有多少,宋清绫看下来,没有米,仅有少量白面玉米面,最多的是豆子,为数不多的粮油杂货。
  因为争抢,散落了很多豆子掉在地上,人们跪在地上捡,捡了就放到撩起的衣摆里。
  铺面的主人家急急忙忙赶来,目睹此景,怒发冲冠,指责流民此举是劫掠偷盗,扬言要报官。
  岂料流民毫无畏惧,反过来大声嘲笑。
  我们是跟着水林军来的,你们嘴里的狗官此时已成为刀下亡魂,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仅收东西,还可以打死你们,为民除害!
  流民们凶相毕露,当即动手打杀想要阻拦他们的主人家。
  流民仗着水林军的势,发泄积压已久的怨气怒气,同样是天灾,凭什么富人家不用颠沛流离,过得那么好。
  富人一直富,穷人一直穷,天道太不公平了!
  混乱中,几批水林军分别从不同条街道跑过来,很显然,他们解决了镇长及其官兵,赶过来镇场子收物资。
  眼看局势大乱,人多眼杂,不好下手收物资,她琢磨着去富庶人家找藏在暗处的物资。
  她赶到富庶人家住宅区之时,富人正在收拾家当准备跑路,有少量水林军赶到,拦下杀害富人,强收物资。
  此举惊动其他富人,吓得他们不敢再多耽搁,带着家人奴仆护卫和匆匆收拾好的一部分东西逃跑。
  宋清绫抓住这个机会,跑进一家前脚刚走,门还是开着的宅子,她将前门锁上,去找库房厨房,隐藏地窖和密室。
  找下来,还是有收获的。
  厨房后院的地窖里有没来得及带走的三袋子粮食,两袋豆子,一袋花生,以及一箱财宝。
  第二家在密室找到玉米面干货各两袋,金银各一箱,还有十多匹价格昂贵的布匹。
  富庶人家走得匆忙,还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收,锅碗瓢盆铁制品木制品,名贵花瓶屏风摆饰物品,厨房里还有一些粮食,她凡是看见了的,都没有放过。
  搜寻到第三家,宋清绫在主院屋子刚看到梳妆柜上有胭脂水粉,描眉的石黛等化妆用品,以及边上精美的几个匣子里装满了值钱的首饰,就听到外面有动静。
  水林军找过来了。
  第129章 到平西县
  她收掉梳妆柜,拿出三爪铁钩勾住房梁,抓着绳子上去,躲藏到房梁最里侧的角落。
  一番动作行如流水,数秒时间便已完成。
  水林军进入各个物屋子翻找物资,有用之物都被他们搬抬出去。
  两个水林军搜完这间屋子,去到外面,房门敞开。
  宋清绫通过听声音得知,另外几个水林军在隔壁几间屋子搜寻,她静静等待,等到他们搜完这个院子,抬着物资出去,才动身下去。
  房顶之上,宋清绫蹲在檐角死角,查看四周,看到富庶人家家家户户都有水林军在搜寻物资。
  他们可能只会找到表面上的物资,她打算在暗处等着,等他们搜完走了再搜搜那些暗处。
  藏身于树上的宋清绫等了两刻多钟,有些水林军搜完几户人家,他们前脚刚走,她后脚就进去。
  搜过的她没去,专门去没搜过的人家家里搜。
  耗时一个时辰,她出入十户人家,前后搜下来,只在四户人家找到暗处的密室或者地窖,搜到几箱金银财宝,一些布匹茶叶,五袋粮食,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儿。
  宋清绫出来外面,水林军对这片地儿的搜寻进行到尾声,没什么人待在这儿了,她趁机离开,一路上零零散散地遇到一些流民,搬抬物资的水林军队伍。
  她本想出镇连夜赶路的,岂料出镇的必经路口皆是堵起来了,排着两列望不到尽头的长队。
  通过跟流民打听,她得知了真相,原来是每个人都得搜身,不能私带收到的物资,要全部上交,检查完的人通行后,可到前方的大空地上排队领取吃食。
  交上去的物资为公用,一部分当做行军物资,剩余的用于百姓。
  对此,流民们并无感到不满,甚至都在高兴地议论日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跟着水林军一天能领取到两个窝窝头或者同等分量的馒头饭坨坨。
  分量不多,但稳定,再怎么都比吃树皮草根观音土强。
  排着长队,宋清绫在人群里,一点点地前行,时而抬手拂去脸上的汗水,她觉得这几天的更热了,是那种让人觉得有点不好透气的闷热之感。
  赶路时戴着面罩,气温陡增,都热得脸上长出密密麻麻的红疹了,她此刻没戴面罩,别人都没戴,戴上等同异类,太显眼了,正好脸上起红疹,红红的一片,遮掩住了健康气血好的气色。
  人心难测,不乏有一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偷藏一些东西到身上,如果被检查出来,当场会被水林军压制住,捆绑住双手双脚,赶到附近的一块平地上。
  人人都要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伏罪,若无律法,世道纷乱,如何能安定?
  大家伙儿都交了,交上去之后再平分,但有私心者私藏,岂不多得到了一份,这对其他人而言,公平吗?
  水林军的说辞令流民深感有理,并没有觉得他们做得很过分。
  有的流民还在说,若是有人敢在官家眼皮子底下偷藏东西,当场就被杀死了,手段更为狠辣。
  小半个时辰后,轮到宋清绫了,水林军叫她张开双臂。
  检查完,她朝前跟随人流跑动。
  人人争先恐后,狂奔前往去空地领吃食。
  跑了两刻多钟,宋清绫看到前方排起几列长长的队伍。
  一些已经领到的人走过来,有的吃完了,咂吧咂嘴,意犹未尽,有的嘴里塞得鼓鼓的,在咀嚼,人人脸上乐呵呵的,有一种食物带来的满足感。
  有几个人经过宋清绫身边,他们吃窝窝头咬动的咯吱声听得她的牙都有点酸了。
  水质不好,窝窝头里面有沙,个头比鸡蛋小一点。
  即便如此,人们都很开心了。
  宋清绫没有排队去领,趁着天色没亮,加快速度出镇。
  镇子出入口没有水林军看守,可能他们认为经过今晚一事,深得民心,很放心人们不会主动离开。
  事实上正是如此,虽有人出镇,但走得并不远,在附近的树林里,与家人朋友团聚聊天。
  宋清绫避着人远离此地,去到洞穴牵走马儿。
  分别几个时辰再见到宋清绫,原本趴在地上的马儿瞬间来了精神,开心地站起来,原地踏足,主动扬头去噌她,撒娇似地叫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