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就在这个时候,顾盼打来了电话:“小漪,我现在出门,和你一起去堵他们!”
  周凡也在群里回复:我公司离西边近,现在过去,咱们在医保局门口碰面!
  几个人分头出发,群里的人还在继续讨论,有人支持把家长拦下,也有人说,闹一闹说不定会有效果......
  出租车还没到医保局门口的时候,游漪就开始四处张望。
  果然,被她看到距离医保局大概200米的地方,一群家长被堵在那儿,吵吵嚷嚷,周围还有不少好奇的行人,以及被路况影响到的司机,哔哔哔的鸣笛声此起彼伏,还有人摇下车窗破口大骂:艹,报警了,干什么呢?
  游漪立刻让司机停下,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过去。
  跑近一看,周凡带着公司里十几个身材魁梧的同事,筑起了一道人墙。他手里还拿着一个喇叭,录了一句:稍安勿躁,游医生马上就到!正在无限循环播放。
  游漪从人墙的缝隙中挤进去,扯着嗓子喊道:“大家都安静,有什么事儿,咱们一起商量!”
  周凡听到游漪的声音,长吁了一口气:“你总算到了,马上就要按不住啦!”
  游漪感激不尽:“这次多亏你了......”
  话音未落,就被撞了一个趔趄。
  这些家长看见游漪,被人墙拦住的怒气全爆发了,用尽力气往外撞,推搡着前进了几步,周凡和他的同事也被押着连连后退。
  游漪试图抓住周凡,可是手还朝前伸着,身体就惯性后倾,直直跌倒在地上。她感觉小腿被踩了几下,痛感直达脑仁。
  游漪翻身起来,可惜没站稳,脚底一滑,整个人往旁边斜去,恰好侧面开来一辆suv,幸亏司机眼疾手快,瞬间刹车,刺啦——声音划破空气,惊到了前面混乱的人群。
  周凡转身,这才发现游漪差点被车压住,吓到脸白,赶紧冲上去扶起她:“怎么样?”
  游漪自己却不那么害怕:“放心,没事。”
  经过刚才一番意外,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周围看戏的行人也开始散去,交通重新恢复。
  游漪把这些家长拉到靠边的位置,缓了一会儿,开始说话。
  “我特别理解大家的心情......”
  “我们的数据摸底工作已经启动了,争取早点儿报上去......相关部门最关心的是如果解决咱们的医保问题,有多少孩子?需要多少药?这些药每年的价格是多少?总共会花多少钱?”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找你帮忙,你已经在努力解决问题了,人家还来找你闹事,你是什么心情?”
  “咱们要用正当的手段表达诉求,大家再等等......”
  游漪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
  说什么呢?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她真的理解大家的心情吗?如果她有孩子,如果她的孩子因为生病只能躺在床上,有药吃不起,甚至可能活不过2岁,或者就是她自己马上要死了,她还会这么冷静吗?还会滔滔不绝地说着这些无比正确的理智的话吗?
  她也会想拼命吧!
  不知道找谁拼命,那就能找到谁拼命就找谁拼命......
  游漪不说话了,她转过身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身后也传来一阵阵的呜咽。
  这些家长绷不住了,在人来人往众目睽睽的大街上,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嚎啕大哭起来。泪水流在脸上,瞬间被寒风吹散,留下几条干涸的痕迹,就像一个又一个可能马上会消失的孩子,除了在父母心里凿出一个洞,很快就会被遗忘。
  游漪手机里有很多病友群,她已经习惯了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有的孩子白天还好好的,晚上突然没了。今天一个,明天两个,几乎每个礼拜都能听到噩耗,一年累计成百上千个。
  游漪收拾情绪,转过身来:“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继续跟进。”
  自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国内上市,就已经被纳入了国家医保谈判日程,国家希望和相关药企谈判,把价格降下来。不过,一直没谈妥,僵在这里了。
  这背后牵扯着一大串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游医生,你说的对,闹事儿不能解决问题......”
  亮亮爸伸出两只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声音颤巍巍的,听起来很无奈。
  大家也开始附和,蹲在地上的人站起来,走到远处的人折回来,商量着决定回去了。还很不好意思:“游医生,给你添麻烦了......”“没摔坏吧?”“对不起……”
  游漪平时没少帮这些家长的忙,此刻他们心情平复下来,也意识到自己的鲁莽。
  顾盼赶到的时候,大家已经散的差不多了。
  周凡本来要送游漪回去,顾盼说她顺路,正好到游漪家陪她,游漪也想和顾盼呆在一起。
  车上,游漪心事重重。
  两只手揪着安全带,绞成了麻花,指头勒的红白相间。
  “盼盼,我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些事情有意义吗?除了自我安慰,还有其它用处吗?”
  其实游漪知道答案,做了不一定有用,但是不做一定没有用。
  在罕见病面前,人渺小的就像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蚂蚁。
  顾盼安慰她:“小漪,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吧,毕竟这也不是你的义务......”
  但是游漪已经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义务。
  游漪刷着手机,她还在担心舆论朝着更不利的方向发展。
  根据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多小,它总会发生。
  果然,游漪刷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内容,有人在热搜上开腔,质疑这个药进医保的公平性。
  “这是什么病啊?什么药啊?听都没听说过......”
  “用全民医保的钱给一个这么贵的药买单,合适吗?”
  “这个药进了医保,会不会挤占普通药的份额?”
  “这个药能救几个人?其他患者怎么办?”
  “是谁在支持这个药进医保,敢不敢站出来......”
  游漪的手不受控制地抖起来。
  很快,她又刷到了药企针对这次舆情的回应。
  特别是关于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定价”的差异,药企方面称,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澳大利亚被纳入了药品福利计划,政府采购单支价格为11万澳元,折合人民币大约55万元,文章中提到的“在澳大利亚只卖41澳元,相当于人民币200多元”指的是患者自付费用。
  在游漪的印象中,这是罕见病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的中心。不断有新的网友被吸引进来,不断有新的声音加入了话题。各方各有各的说法,舆论场上一片混乱。
  当然,首当其冲被骂的就是药企。
  杨登云甚至在朋友圈激情开麦:一款罕见病药物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和金钱,而且随时面临失败风险,就算成功了,由于罕见病患者人数少,药物销售量也极低。对于药企来说,为了保证效益,只能提高药价。不然的话,赔本买卖能干多久?实在不行还有一条路,药企不研发,大家都别治,要死一起死!
  第06章 高端人士
  椰风树影,水清沙白。
  杨登云正在三亚度假。
  往年春节,他根本不会屈居国内,北欧南非爱琴海,中东美澳夏威夷,而且一定要在大家痛苦摸鱼对假期望眼欲穿的时候,起码提前一周发出机场落地自拍照,配上玄之又玄的文案:hello,地名,xxxxx。然后是雷打不动的次序编号,比如p10086-y21m02。不仅如此,他还亲手制作了一张电子世界地图,每解锁一个地名,就点亮一盏灯光,今年的地图上已经璀璨闪烁,晃眼睛了。
  杨登云这个人可以用一副对联形容: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横批:有钱有闲。
  他有钱有闲不仅表现在痴迷环游世界体验生活,日常的兴趣爱好也都必须具有烧钱属性,越野马术帆船是最基本的,玩几下机车改装,搞一些艺术收藏,研究茶酒,再配上最顶级的钓鱼竿,氛围感立刻就拉满了。当然,一切都要辅以最精湛的摄影水平和p图技术,这不是显摆,只是客观呈现审美和品味。
  毕竟人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每次发完朋友圈,都会迅速收获一批点赞评论,而他一般不会单独回复,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己评论一条,这样大家都能看到。
  其实杨登云这个人一点都不神秘,他的所有履历全部是公开的。美国知名高校生物科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在一家top跨国药企做了几年研发,被重金挖回国内,担任eu药业高管,主要负责肿瘤药物业务。在麦兰恩工作的时候,由于业务交流频繁,游漪和他也算认识了。
  此刻,杨登云正悠闲地窝在躺椅上,在朋友圈激情开麦之后,扔下手机,起身跳进游泳池,白花花的纺锤形流线穿梭了两个来回,好像一条大鲨鱼。
  “嗤——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npd人格,根本不知道人间疾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