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周之后,统计出来的善款数额总共20多万。
  对于有些病种来说,20多万可能不算少了,起码支撑几个月没问题。但是对于小野的iit项目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杨登云的几百万近千万都已经投进去了,20多万真的就是毛毛雨,什么都解决不了。虽然确实是雪中送炭,但也实在太单薄了。
  最近一段时间,游漪一直在和钱较劲。
  除了小野的iit项目,还有几个孩子也在等钱买药。没药吃的家长着急,有药却吃不上的家长也着急,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汇总到游漪这里,真是遍地难处。
  还能怎么办?简直愁坏了游漪。
  除了通过公众平台针对小野的iit项目募集善款,她还尽量从儿童罕见病公益基金会拨出了部分资金。可是,基金会也刚开始运作,目前资金池里的数额并不充实,很多还是针对特定病种的专项资金,不能擅自挪用。所以,最终支持的也不多,只有几十万。
  同样只是洒洒水,勉强算是送上一片心意。
  游漪知道必须转变思路了。
  既然现在没办法找来足够多的资金,那么不如试着琢磨一下怎么省钱?省钱,意思就是在不影响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压缩成本。怎么压缩?就要把整个链条中花钱的地方都拎出来,一个一个盘算。
  用林骁的话说,还是叫“压榨”更贴切。
  林骁刚从旧金山回来不久,还没决定去哪里上班,最近闲着没事儿,被游漪拉到基金会帮忙。
  “小漪,把你压榨我的劲头儿拿出来,肯定能降低成本!我看好你,你应该有这个自信!”
  林骁在美国读书这些年,几乎被游漪发展成了驻旧金山办事处大使。从小道消息,到新药进展,再到各种海淘代购,只要逮到了就使劲儿用。林骁虽然嘴上抱怨,行动上却一点儿都不怠慢,从来不需要游漪催她,总是主动帮忙。林骁和游漪从小学的时候就在一起玩儿,二十多年了,彼此都太熟悉了。她知道游漪现在只关心这堆孩子,遇到事情是真的着急上火,其它什么都无所谓。
  这几天,她眼看着游漪吃不下睡不着,本来就瘦,现在更加纸片了。
  所以鼓励她:“压榨,拼命压榨!”
  游漪倒也不和林骁客气:“除了你,我还能压榨谁啊?”
  不过,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已经有了主意。当然,不能叫压榨,只能算双赢,或者捐赠。
  小野的iit项目费用高,其中很多花在了大动物实验上。一般来说,动物进化阶段越高,结构、功能和人类的相似性也会越高。比如,猴等灵长类动物在基因和免疫系统方面非常接近人类。所以,在大动物身上建模更容易。
  但是,这种实验用的大动物价格非常昂贵。最常用的一种是食蟹猴,而且数量较多、容易培育,繁殖时间也短,非常适合实验。以前,食蟹猴的价格比较便宜,一只大概几千元,但是近年来价格突然暴涨了十几倍,现在一只需要十几万元。假设一款新药临床前研究需要60只食蟹猴,仅这项费用就需要接近千万元。
  游漪在想,如果合作的实验动物公司可以免费或者打折,就好了。
  可是人家为什么要免费或者打折呢?
  需要帮它们找一个充分的理由。
  虽然医疗不是纯商业,但是医疗类公司也是需要盈利的,而且只有具备生存能力,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在商言商,要把大动物实验的费用降下来,游漪可以想到的路径无非就是——以量换价。说明白点儿,让它们给小野iit项目需要用的食蟹猴免费或者打折,同时游漪许诺可以介绍更多类似项目或者其它合作,帮他们薄利多销。
  除此之外,就是打感情牌。告诉它们小野的iit项目在互联网的舆论声量非常高,已经引起了很多官方媒体关注,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如果可以免费或者打折,绝对会为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带来正面影响。从专业角度看,可以树立口碑;从道德范畴看,可以彰显大爱。这不是忽悠,是事实。
  这笔账,只要算得精细,肯定稳赚不亏。
  想到这一步,游漪开始思考自己可以提供哪些条件,还差什么资源。一通盘算过后,总结出来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找到更多类似项目或者其它合作?
  医院?科研机构?药企?还是……?
  每个都不能放弃。
  游漪最先想到了宋衍。
  儿科医院的各种研究项目很多,对大动物的需求量肯定不会少。但是,游漪不清楚医院采购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是什么样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她都必须努力去谈。宋衍,就是其中的一个突破口。
  这段时间,游漪一直不见人影,连平时早上固定的跑步都取消了,时间到了就从门口把小白递出来,让宋衍帮她遛,自己回去补觉。宋衍知道她在为钱发愁,自从小野的iit项目申请通过后,专家组就立刻启动了基因治疗研究流程,每天都在花钱,医院拨付的专项经费只能覆盖一部分,剩下的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本来,宋衍就在向医院申请基因治疗研究方面的特殊经费,只是一切都还在进展中,谁也无法预料结果,所以他还没告诉游漪。
  收到游漪的消息,宋衍立刻行动,联系医院相关负责人约好了时间。
  除了宋衍,还有陈教授,就是秦雍给她介绍的国内慈善基金研究领域的专家。游漪的基金会就是在陈教授的指导下成立的,陈教授平时工作接触的科研机构多,随便介绍几个,可能都会帮忙签下几单,游漪当然不会放过。
  想到陈教授,自然也就想到了秦雍。药企,秦雍手里握着大量药企。以前,游漪在咨询公司上班的时候,和很多药企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辞职之后,虽然还有瓜葛,但是失去了利益联结,很多关系也慢慢淡了。但是秦雍不一样,他本来职位就比游漪高,在麦兰恩工作的时间也比游漪长,各种人脉根基更加深厚。如果可以通过秦雍把药企的关系打通,什么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不仅大动物的合作可以谈,还有慈善赠药,甚至直接捐款,一切皆有可能。
  游漪感觉,人生的每一步路都没白走。
  很多人和事的面目似乎都已经模糊了,但是今天,他们又重新清晰起来,变成一个一个可以联结的点,等待着最终被编织成一张网。
  那么杨登云呢?
  他本来就在药企工作,还是高管,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梳理一下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资源,说不定会有收获?或者惊喜?
  游漪当然知道杨登云一直对小野生病的事情遮遮掩掩,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开始公开募集善款了,大家都在医疗圈,该知道的人可能也都知道了……
  他要不要再往前迈一步?
  第43章 最佳爸爸
  这几天,杨登云一直在躲着。
  他和外界的联系全靠手机支撑,包括募集善款的数额、iit项目的问题、基因治疗的进展,还有各种零零碎碎的琐事。
  但是,手机里不断弹出的消息提醒他,大家都知道小野生病了。
  “杨总,这是您儿子吧?”
  “小野生病了?”
  “孩子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周岁宴突然取消就是因为生病吧?”
  “杨总,你瞒得真死,我问了一圈儿,周围没有一个人知道……”
  “什么情况?给个准话儿啊?”
  “怪不得,这一年都没见你发朋友圈,太反常了……”
  杨登云快要被烦死了。
  他根本不想看见这些真真假假的所谓关心或者安慰,在他眼里,都是一群看笑话的人。谁会真的为别人家孩子生病感到难过啊?他们嘴里口口声声说的“加油”“放宽心”“好好吃饭”“太不容易了”,不过是没轮到自己身上的侥幸和观摩别人痛苦的姿态罢了。如果他的生活是一场悲剧,这些消息就是洒在伤口上的盐。
  但是怎么办呢?
  他又不能关机,因为还要时刻注意和小野相关的各种有用消息。这个时候,杨登云才发现微信的功能还远远不够人性化,它就应该允许用户针对不同的人设置不同的聊天消息提示铃声,他需要联系的人可以敞开了响,他不想看见的人就应该自动消音。有段时间,杨登云把平时经常说话的几个人置顶了,强迫自己每隔15分钟集中看一次手机,而且只看置顶消息,控制自己的眼睛绝对不往下瞟。他甚至想过,索性把那些不想理的人都拉黑?
  可是,这些都是徒劳。
  他既不能阻止视线无意中接触到屏幕上的一排红点,也不能真的鼓起勇气和大家绝交,甚至还要假装情绪非常平稳没受任何影响地客客气气和他们交流,维持自己曾经小心经营出来的体面。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曾无数次问过自己,不过就是孩子生病了,至于这样吗?为什么要这样?何必呢?但是,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哪怕他曾经狼狈地从公司离开,那也只是一个短暂的节点而已,对他来说,东山再起易如反掌。但是,小野生病不同,这是对他生活的全线击溃,甚至会被引申到人品、报应、轮回等玄之又玄的领域,对人的精神内核进行惨无人道的虐待和霸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