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装迷情] 《焦骨错》作者:直笔刑秋【完结+番外】
简介:
“阎罗百劫提灯行,撞鬼遇妖容易事;倘有舍心抛肝人,血骨生花长命厌。”
七年前,姜元昭登基称帝,建立大圣朝,与此同时,一个叫做“阎罗百劫提灯宴”的秘境成了整个江湖公开的秘密。
七年后,来历不明的鬼医秋江冷因故卷入了以蜀地无头案为开始的一系列奇诡异事,和永安城来的大人物沈徊不打不相识,结伴同行。
万法诸寂的时代,他们一个“道心早成”,一个“凡心过炽”,却注定了是这乱局的破局之人。
第一章 楔子 前尘
永安,子午宫。
这场大雪已经下了很久了,皇帝的病只在刚从甲辰宫搬到这里是好转了些,之后便是一日不如一日。
皇后此时却并不着急,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宫人照顾皇帝,也一日不落的上朝聆听政事。前朝后宫,甚至是在那整日只有片刻清醒时间的皇帝面前,她都完美得无可挑剔。无论是开张圣听的贤明统治者,还是称职的后宫之主,又或是皇帝榻前担心得日渐消瘦,恨不得以身相替的妻子。
大黎有这样英明的君主和贤德的皇后,终于迎来了治世之景。
可是,她姜襄儿却不愿做一个贤德的皇后,她想做前者。她十四岁入宫,历两朝君主,二十四岁时更是与皇帝嬴放一同临朝,处理政事,到如今已经有了十年。
她想做皇帝,女人为何做不得皇帝?这十年里,奏折她看过千叠,人才选用她不拘一格,就连那北都阳邑曾经填不满的百里粮仓,如今是年年满仓;她平定叛乱,安置流民,修筑防事,不分昼夜的绞尽脑汁,熬尽心血,难道就因为她是个女人,这桩桩件件便是轻而易举了吗?不,她不允许,她如今正值盛年,皇帝小她几岁,却缠绵病榻,这也许就是一种命中注定。
计划早就开始了,她培养势力,巩固权力的计划。她也无数次在眼前排演了一场场由反对者发起的兵变和暴乱,就把他们扼杀于子午宫的玄夜门下,像捏死渺小的蚂蚁一样。当只在脑子里排演的场面降临在玄夜门下时,宫人士兵已经在整座宫殿的周围点上了彻夜不息的火把。
一个火把能做什么,它甚至不能融化子午宫檐下的冰雪。但是它可以点燃另一个火把,当足以围绕整座子午宫的火把都被点燃时,再厚的雪,也只能化作水滴,一滴接着一滴地落到那水沟里去,那是它的宿命。
皇帝与皇后感情深厚,他传位太子时甚至还留下遗诏:若事关军国民生,不论大小,皆问于太后。于是那些明里暗里,如狼似虎的反对者们,嬴黎皇室的拥戴者们,都止住了跨过玄夜门的脚步。
正当皇后姜襄儿按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实施时,却遭遇到了一个堪称致命的打击。
长载九年,八月十二日夜,太后风疾突发,不能理事,由太子暂代。
史书里记载的不过是太后的一次风疾发作,熟悉的人也会疑惑,向来身体康健的太后为何会患上风疾。知晓内情的人则会三缄其口,因为这不是什么风疾,而是太后中了毒。
“来人,来人!”
宫人听到太后突然高呼,连忙奔进殿内查看,只见满地狼藉,太后正坐在榻上,一手扶头,另一只手正在发疯一样地砸着东西。
“快!快叫太医!”
“站住!”
姜襄儿突然出声,喊住那要去叫太医的宫人,此时自己近身伺候的尚容也闻声赶了过来。
“尚容,拦下他,不许叫太医!”
“快,太后要准备沐浴,安排凉水,加十斗冰块!”
李尚容镇定地指挥安排,像是已经见过了很多次这种场面一样,不一会儿就支开了殿内的所有人。
“娘娘,奴婢该死,未能及时为娘娘分忧。”
她说着,将一根金针缓缓地扎入姜襄儿的百汇穴,不出片刻,就见刚才快要杀人的姜襄儿此刻面色已经缓和了下来。
“这是第几根了?”
“回娘娘,还剩三根了。”
“这毒当真如此厉害?这副面容看起来是不是已经如七旬老妪了?”
姜襄儿看着自己铜镜里映出来的脸,却问出这么一句话,大权在握的太后,此时居然最关心自己的容貌。
李尚容不知道如何回答,低着头只有沉默。
“是时候了,去,把姜瑾喊来。”
姜瑾是第一次进子午宫。
虽然她三年前就来到了永安城,以当朝皇后姜氏的外侄女的身份。其实她不是姜襄儿的正经侄女。她的姜,是甘南姜氏,皇后的姜,是沅州姜氏。不同之处在于,甘南姜氏是自前朝以来的的西南大族,势力庞杂,而沅州,是拐着十八道弯的旁系。
甘南姜氏向来以世家自居,大黎开国时也曾鼎力相助,算有从龙之功,对于这么个离经叛道,雷霆手段的姜氏皇后,以泾渭分明,划清界限为上选,避免被人指点为攀权附贵,不配称之为世家。
姜瑾被送入永安,其实就是作为一颗试探的棋子。如今身为太后的姜襄儿大权在握,唯一幸存的甘南姜氏自然也顾不得什么世家清誉,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选中的人是姜瑾?因为她是最平凡的那一个,浑身上下一无是处,早年还有父母经营长房,占着直系长房长女的身份,也算衣食无忧。如今父母双双因意外身亡,自己成了个没爹疼没娘爱的孤女,族内无人愿意照拂,就把她打包送进了永安,想要试探太后对她的态度,以此揣度太后对他们甘南姜氏的态度。
为什么选中她的理由,说来也十分荒诞。近年来太后喜欢祥瑞,于是各地都有人进献祥瑞,她姜瑾就是一个祥瑞,只因她出生那天,正是当年天命第一次降临到太后身上的那天。
十四年前,正是漫天飞雪时,太后却想要赏花。并非是那暖炉围着,密不透风的花房里专供贵人赏玩的花,而是要此时此刻,御花园内,永安城内,百花齐放。
彼时还是皇后的姜襄儿已经握紧了皇帝交给她的所有权柄,任何诏令一经颁发,无人敢不从。于是真当这一道诏令颁下时,所有人都犯了难。姜襄儿也不生气,毕竟这非人力所能及,但是颁下的诏令没有收回去的道理,更何况这道诏令颁给的不是人,而是全城的花。若是不能开放,便算违抗皇命,自然要降下惩罚。
对花的惩罚便是,烈火焚之。
当一个个的火盆搬到御花园里的时候,宫人们方知道,君无戏言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皇后娘娘。
许是焚尽天下花的惩罚真的惊动了花灵,只见那大雪之日,以永安城为中心,周围十五座城池的花竞相开放,惹得众人惊奇之时,却发现唯有一花没有开放,那就是牡丹。
姜襄儿本被百花齐放逗得合不拢嘴,此时看见那闭得严严实实的牡丹花苞,却是由喜转怒,立马下令要焚烧牡丹,可更令人称奇的是,当烈火加身之时,千朵牡丹居然由此开放,纵然被烧得面目全非,那焦黑的花枝,仍是没有化为灰烬。于是至此之后,牡丹就有了个别名:“焦骨”。
姜瑾就出生在这一天,号称百花皆臣服于皇后的那一天,所以她这个人就是个祥瑞。
当姜瑾真正见到姜襄儿的时候,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却只问了她一句话:
“百花盛放时候出生的,好孩子,你喜欢什么花?”
百花盛开,百花里随便说一种花,她都能得到太后娘娘的欢心,可她却傻得很,十分认真地回答:
“牡丹。”
姜襄儿没有发怒,而是说她有趣,便赏了她十锭金子,让她在永安好好住下来。
自此后她再未见过太后一面,倒是乐得在永安城里逍遥自在。但是她不是随遇而安的人,千辛万苦进了永安城,又进了子午宫,能在太后面前说出“牡丹”二字的人,不可能庸庸碌碌度日。
所以她等到了,等到了太后再召见她的那一天。
“姜瑾?”
“民女姜瑾参见太后娘娘。”
姜瑾跪在姜襄儿面前,态度谦卑,背却挺得很直,宫门口看去,像一棵风吹不动的青竹。
“看来你更喜欢市井江湖?”
“回太后,不喜欢。”
“那你是更喜欢我赐你绯袍加身,位列朝堂?”
“回太后,民女也不喜欢。”
“那你是害怕?”
“回太后,民女并不害怕。”
“不喜亦不惧,我倒要问问你是何缘由了?”
“江湖也好,庙堂也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亦有庙堂,遑论喜欢和忧惧。”
姜襄儿听完哈哈大笑,看向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
“那么我交给你一件事,你要是办好了,庙堂还是江湖,任你自由。”
之后,便是甘南姜氏之女姜瑾,奉太后之命,前去寻那“阎罗百劫提灯宴”上的“黄泉乌晶”,解太后风疾之苦。七年之后,那“黄泉乌晶”真的被寻到,献给已经登基为帝,改名姜元昭的太后,她服下之后,果真返老还童,如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