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赵澍摇头,“不像是雇的伙计,你看不出来那一套咖啡机有多贵吗?”
  赵滔昨天只顾着不爽,压根儿没注意咖啡机是什么品牌。
  昨天赵澍和赵滔先是去了叶海滢家简陋的植物园,但到处也找不到人。饥肠辘辘的两人打算先去凌姐家吃饭买酒。
  还没走出园子赵澍就闻到一股咖啡香,想起文伊白说镇上没有咖啡馆儿,园子里怎么会飘出咖啡味儿。
  两人循着香味儿就摸到了园子尽头的一个玻璃屋,门口的屏风上挂着几幅植物标本画。赵滔一看便知这是叶海滢在家里的工作室, 咖啡香气就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赵澍听见里面有动静,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一下子安静下来。赵滔试探地喊了一嗓子,“有人吗?我们来买绿植。”
  还是没有回应,两人越过屏风走了进去,室内不大的空间几乎被两张大木桌占满,其中一张桌上散乱地摆满手作工具,很显然是叶海滢的地盘。另一张桌上几乎全是咖啡设备,比文伊白办公室里的手冲咖啡设备可是专业多了。
  桌上两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正袅袅地散发着香气,引得赵滔胃里叽里咕噜一阵叫。
  一个十八九岁的大男孩站在咖啡机后,看着这两个硬闯的不速之客,眼神里没有丝毫情绪,目光迟滞地看了他俩一眼后,继续摆弄他的咖啡机。
  “我们想挑一棵适合室内养的树。” 赵澍说。
  男孩这回连头都没抬。
  “哎,你怎么……要不把你老板找来也行……” 赵滔有点急了。
  男孩直接按下了磨豆按钮,咖啡机的噪声淹没了赵滔的后半句话。
  赵澍拉着赵滔走了出去。
  赵滔很生气,“这家人怎么都这样,你看他刚才不理人那样像不像叶海滢?”
  “我看他长得还像叶海滢呢,走吧,明天一早再来。”
  俩人后来又在凌姐米酒坊吃了闭门羹,饥渴的赵滔那时已经很想打人了。赵澍的健身房充气垫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是赵澍搬出文伊白上次留下的半瓶红酒才救了狂躁中的赵滔。
  赵滔吃完碗里最后一口鸡蛋糖水,咂巴一下嘴,“还挺好喝。我也挺好奇那没礼貌的熊孩子到底是什么人,去问问叶海滢她爸不就知道了。走吧,我今天必须得把树拉走,明天我妈就过生日了,哎,生日宴你真不去?”
  “不去。树到我到。”
  “那这树今天必须得到了。”
  赵滔开上车,打算买了树直接回上海。
  两人这次终于在植物园看到了叶海滢的父母,两老看到镇上的争议人物赵澍竟然来到了自家门口,有点不适应。
  叶海滢她爸对赵澍的最后印象是他蹲在歪脖树上躲狗的样子,不自觉地低头去看赵澍的脚,又不自觉地问,“脚没事儿吧?”
  赵澍也去看自己的脚,不明所以地,“脚?”
  “上回蹲树上那么长时间,脚没麻吗?怎么下来的?”
  赵澍无奈,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没麻,就那么跳下来的。”
  叶海滢她爸半信半疑,“哦,那么高跳下来也没伤着……”
  赵滔饶有兴趣,刚想问怎么回事,赵澍打断他,“我们想买棵室内养的树,不要太高,造型特别一点的,有吗?”
  “橄榄树,准没错,你们是自己养还是送人啊?” 叶海滢她妈说话了。
  “送人。” 赵澍说。
  “我们海滢说,一般人都不买橄榄树,嫌叶子小,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出橄榄树的好,我一看你们就是懂的人。”
  “那就橄榄树吧,正好要送的人也不一般。” 赵滔说。
  “走着,我带你们去苗圃挑一棵橄榄树。” 叶海滢她爸已经前脚带路了。
  叶海滢家苗圃里的树种并不多,除了橄榄树还有柠檬树、橡皮树和琴叶榕。赵澍一株一株地全部翻了个遍,也没有看中的。
  这些树的树干、树叶和枝条本身是好看的,尤其是橄榄树。差就差在每一棵都没有修剪,任其疯长,导致所有的树都像是刚睡醒蓬着头的姑娘,毫无发型可言。要是这个样子送给赵方凝,肯定下一秒就会被她当野草扔出来。
  赵滔也有同感。
  叶海滢她妈看这两人犹豫不定的样子忍不住问,“我们家室内树都在这儿了,都不喜欢?这品相多好啊。”
  赵澍突然想起昨晚在玻璃屋见过一株小树,就在咖啡机后面的角落里,记忆中那棵小树骨骼清奇、枝叶茂盛,品相比起眼前这些披头散发的树们可好太多了。
  “玻璃屋里那棵是什么树?”
  “玻璃屋?你们去玻璃屋了?” 叶海滢爸有点吃惊。
  “我们昨天晚上就来过,当时你们二位都不在,我们绕到玻璃屋那边看了看就走了。” 赵澍解释。
  “哦,昨天就来了,那棵就是橄榄树。”
  “怎么和这些不一样?”
  “那是因为我家海滢修剪过,把树冠修成了棒棒糖的形状。”
  赵澍心想,对了,就是那个棒棒糖的形状,简直就是神来一笔,完全是刚睡醒的野丫头和衣冠楚楚的女王之间的对决。
  修剪后的橄榄树就与赵方凝十分匹配了。
  “我就要那棵了。” 赵澍笃定地说。
  叶海滢爸有些犹豫,“不知道我家海滢同意不同意?”
  赵滔赶紧说,“就当我们跟叶海滢买,粮仓的庭院都是她一手办下来的,买她一棵树她肯定同意。”
  叶海滢她爸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就带赵澍和赵滔去玻璃屋搬树。
  路上赵澍试探地问,“你们打算开咖啡馆吗?昨天看玻璃屋里有个年轻人在做咖啡。”
  叶海滢爸说,“开什么咖啡馆,我们又不懂,是海滢买来那些东西给她弟玩儿的。”
  赵滔吃惊不小,心想叶海滢挺壕嘛,买那么贵的咖啡机给她弟当玩具。
  赵澍有点不信,“哦,有模有式地,看起来不像是在玩儿……”
  两老沉默了一会儿,叶海滢妈说,“海沧是自闭症,耍起脾气来我们都摁不住,自从他姐带他去了一趟上海的咖啡厅,就喜欢上了闻咖啡味儿,海滢先是给他买了咖啡豆,后来又买了咖啡烘焙的书,又买咖啡机,一回回地往家买,听她说现在开一个咖啡馆儿的设备全凑齐了。”
  “自从有了这些个玩意儿,孩子倒是一次病也没犯过,你说那东西中药汤似的那么难喝,海沧他就喜欢。” 叶海滢爸补充道。
  赵滔听他们说完终于明白那熊孩子为什么不说话了,原来是自闭症。再一看赵澍的反应,一副早就猜到的样子,怪不得一口咬定那孩子不是他家雇的伙计,现在想想这姐弟俩长得确实是像的。
  赵滔后来又从乱糟糟的树丛里挑了一棵最披头散发的柠檬树,一起塞进车里回上海了。
  赵澍有了橄榄树替他摆平赵方凝的生日宴,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头扎进粮仓,重启了码农的工作,给还没开工的清溪居做了个微信公众号的雏形,用来日后做宣传。
  待在粮仓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赵澍开始疯狂地网购,那几天全国各地的快递雪片般飞向粮仓,不几天,冰箱和衣柜就被塞得爆满。现在赵澍只有扔垃圾才会出门。
  第19章 嫩烤小羊排安排上
  赵澍在粮仓改造时尝到了全案委托的甜头,文伊白几乎没让他操什么心就按时交付了一个全新的粮仓。因为他对国内的施工、建材各方面都不熟悉,所以这次清溪居改造仍然全案委托给文伊白。他只需花时间去思考如何从无到有开一家乡村酒店,让它运营起来并赚到钱就行了。
  文伊白单枪匹马改造粮仓时,一个人完成了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操作。之所以能一个人顶一个团队,是因为粮仓是小规模的私宅,算上庭院面积也不过三四百平米,对一个经验丰富的建筑师来说即便工期紧张也不在话下。
  可现在两千多平的清溪居就不一样了,方案设计她能独当一面,但接下来的施工落地要想高效完成,最好团队协作。她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资深结构建筑师,可目前的结庐还没有能力负担一个全职的资深建筑师。她想来想去也只能找周柠帮忙。
  周柠曾经是筑地的结构建筑师,两人一起下过工地驻场,那时文伊白向她学了不少结构和水电暖通方面的实地经验。但关系再好周柠也不是那种为了朋友就放弃上海的工作室跑到山旮旯里来的人,文伊白也没有这个奢望,只盼着她能抽出时间来给结庐兼职,她就很知足了。
  好在文伊白跟周柠说这件事的时候,她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当即把清溪居所有的资料和图纸都要过去主攻结构和水电,就这样结庐建筑事务所拥有了它开业以来的第三位建筑师。
  适逢周六,文伊白要去上海把周柠接过来住两天。下周清溪居就开工,工作室的三个人怎么也得坐一块儿开两天会才说得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