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好吧,先去黑市。
  路过国营粮店的时候,王雪娇仿佛看见了许多年前的中国菜场,空荡荡……大多数货架上干净的连泥都磕干净了,只剩下一些裂开的西红柿、发育不良的玉米。
  柜台上放着古老的盘秤,有人过来买黑豆、大米,就把粮证放在柜台上,工作人员登记了之后,再给顾客称重拿走。
  王雪娇不由想起伊朗,那里也被美国制裁,但它的日子没有像古巴这么惨,物资不像古巴缺成这样。
  身在海岛和身在大陆就是差距巨大,走私的成本都不一样。
  黑市的东西相当丰富,香肠、培根、大米、小麦,还有来自美国的可口可乐、来自加拿大的酒、来自中国的罐头,看标签应该是从美国倒了一手。
  当然,物价也相当天秀。
  写在牌子上的食物平均价格是国营店的二十倍。
  这里的人是真的一个会说英语的都没有,王雪娇无法从他们嘴里打听出来粮食的产地,更没办法进一步的分析那个作孽的实验室在哪里。
  顾客只有少量的本地人,其他的都是外国人,亚洲人居然也有几个,听口音是妈祖信徒,在这里开餐馆。
  王雪娇叹为观止,在物资这么紧缺的地方,还能开餐馆,过于牛逼了。
  她自然而然地跟她们搭上话,然后跟着她们一起去她们开的中餐馆点了两份蚵仔煎,还有沙茶面。
  “真的跟国内的味道差不多唉~”王雪娇很满意,“这沙茶酱是你们自己做的?”
  “哈哈哈,那怎么可能。”老板娘笑起来,“是从美国弄过来的,美国有好多中国过来的罐头,很便宜。”
  “美国不是在制裁古巴吗?偷偷运过来的话,得多贵啊。”
  “确实有点贵,有时候也会从墨西哥还有巴拿马走,价格跟从美国直接过来差不多,不过从美国过来快,绕道要多走好几天。”
  王雪娇笑道:“你们运点吃的,跟运毒品一样麻烦啊,不对,毒品都比你们运粮容易一点。”
  “没错!”老板娘抱怨。
  王雪娇很好奇:“你们为什么会想在这里开餐馆,而不是去美国?”
  “本来是想去的,出了一点事,就在旁边找地方,正好她爸爸以前跟古巴这边有点关系,我们就到这里来了。”
  这几个老板娘是一家三口带他们家的隔壁邻居。
  王雪娇还是很好奇:“这里穷成这样,生意好做吗?”
  老板娘说了一句至理名言:“再富的地方都有穷人,再穷的地方都有富人。”
  继续往下聊,王雪娇就理解她们的日子怎么能过下去了,她们的业务那是真广泛啊……
  餐厅只是她们业务的其中一项,她们还有一栋楼,没有任何招牌,但其实是可以接待住宿的旅馆,旅馆提供的条件比国营旅馆好很多,住在里面的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
  还有提供哈瓦那一日游的导游服务,哪里海明威曾经去过,哪里有过切·格瓦拉的事迹,她们都了如指掌。
  对外国人提供换汇,对本国人提供买药、买各种生活急需商品。
  王雪娇本以为老板娘说的谁的爹跟古巴有关系,指的是四五十年代留下的关系,没想到是更久远以前。
  西班牙人殖民时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甘蔗采集和完成糖厂里的工作,于是,以吃苦耐劳而闻名的华人就来了,巅峰时期,古巴有十万华人。
  后来,古巴突然决定取消私有化,钱也不能带出古巴,要是人死了,没有直系亲属,产业就会被没收。
  中国人在国外打工的目标就是把钱往家里寄。
  钱不能离开古巴,那还有什么意思。
  于是,外面的华人也不愿意进来,古巴人也不想跟华人通婚。
  华人人口从十万减到几百,这家的表妹的先祖实在是太能闯了,赚下好几栋楼,实在舍不得就此放弃,于是硬着头皮留下来。
  一代一代下来,赶上美国制裁,全国经济都很差,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
  这位妹妹的爹很有前途,跟怕惹事的华人不一样,他打小就是整个街区的孩子王,长大了总算消停了一些,不过身边的哥们儿朋友都不是什么善碴。
  在1980年,古巴耐杀王宣布“在古巴犯过罪的人,只要去美国,过去所有的罪名既往不咎。如果留在古巴,休怪我秋后算账!”
  于是,一群人蜂拥奔向自由民主的佛罗里达,其中包括这位妹妹爹的许多好朋友。
  他们去了美国,但是友谊,它地久天长啊!
  岂是区区一百公里的海域就可阻断的。
  从此,一条从迈阿密到古巴的走私路线,就此诞生。
  ——兄弟,只要钱到位,缺什么,你说话!!!
  古巴的海滩比墨西哥的坎昆还漂亮,沙质更加细腻,有很多加拿大,以及欧洲的有钱人跑来享受假期。
  此前“塞壬一号”还叫“孔雀公主号”的时候,没少跑这趟线。
  船上的兄弟们也没少挣走私的钱。
  王雪娇慢慢跟她们聊着,从物资,聊到食物,再聊到主粮,最后兜到她的目标:“听说你们这里的米是杂交水稻?肠粉也是用杂交水稻的米做的吗?”
  提到这个,老板娘直摇头:“不是,是从美国运过来的,前年说要种水稻,结果刮了一场飓风,全没了,去年也说要种,但是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全死了,今年又种,还不知道怎么样。
  而且杂交水稻肯定不如我们用的早籼米,做肠粉很讲究的!”
  老板娘又叨叨了一番肠粉的制作技巧。
  王雪娇兴致勃勃地跟她聊完肠粉,然后再继续聊:“你们的米全都是从美国弄来的吗?那得多贵啊!”
  老板娘摇头:“不是,我们也会从这边产地买一些。”
  “他们不都是国营的吗?种出来的东西,自己可以留?”王雪娇天真无邪地眨了眨眼睛。
  看得出来,老板娘是真的想教天真的傻孩子一点人世间的险恶:“往里掺一点东西,把米替换下来,不就行了。”
  王雪娇猛然想起《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那段和珅的著名片段:“往里掺麸皮,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
  就是到底养活的是谁,就不好说了。
  王雪娇做恍然大悟状:“这个海岛这么缺水,还能种水稻吗?”
  “不好种,所以才种耐操的杂交水稻啊。”
  王雪娇冲冲冲地问道:“现在稻穗应该都黄了吧?我想去看看,拍几张照片,应该很好看。是在哈瓦那吗?我想约你们家的一日游,能带我们在整个城市里转一转吗?”
  听到有生意上门,老板娘喜上眉梢,连声答应:“可以啊,五十美元。”
  “呃,那是多少比索?”
  “就付美金吧,比索汇率变化太大了,你觉得这个价格行就行。”
  王雪娇很体贴地问道:“可是,我听说在古巴用美金是犯罪?宁可用西班牙比塞塔,也不能用美金?”
  老板娘撇撇嘴:“不会,今年已经通知过了,持有美元是合法的。再说,黑市也是犯法,就在国会大厦旁边,也没有人抓。国会大厦里的人,至少有一半人有美元。”
  “哦,这样啊,我是担心对你有什么影响,我可以付美金的。”
  见到绿油油的纸币,老板娘又开心了起来,问王雪娇住在什么地方,明天去接她。
  “唉?现在才下午一点,不能从现在开始算吗?”王雪娇对其他景点都没兴趣,就想直奔稻田,跟农民打听点事。
  老板娘是个有职业道德的人:“那不就只剩半天了吗?好多地方都来不及看,我收了你的钱,就得带你看完。”
  刚才王雪娇已经跟老板娘说过,自己和张英山是外派到墨西哥公司的的人,打算玩几天就回墨西哥上班。
  在2018年之后,才开始流行:到外地,入住酒店,躺下,打开手机,开始点外卖,一天就去一两个景点,逛完就回酒店睡觉。
  现在没有这样的游客。
  所有人都抱着同一个梦想:少看一个地方,我的机票钱和旅馆钱都是血亏。
  王雪娇自然也不能告诉老板娘:我就想去稻田,别的都算了吧。
  不然也太明显了。
  游客就要有游客的样子。
  “你们住哪?明天早上九点,我去你们的酒店接你们。”老板娘问道。
  王雪娇说:“还没找,你不是开的旅馆吗?不如我们住你那好了。”
  “可以,二十美元,包今天的晚饭和明天的早饭。”
  这个价格算得上贵了,不过古巴与此时的中国一样,便宜的旅馆不接待外宾。
  整个哈瓦那就那么几家有接待外宾的任务,房费并不比二十美元便宜,还不管饭。
  王雪娇和张英山跟着老板娘上楼。
  这栋楼都是老板娘的,一楼是餐厅,给住客包的早饭和晚饭也是在这里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