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391节

  会议长达三小时,集思广益。午餐时间和午休时间,直接略过。肉身都很累,但精神是很亢奋的,因为公司关键资产“顾陆”,再创佳绩,公司前景肉眼可见,员工们的钱途也能感受到。
  “小顾哥,你倒是接电话啊!”
  会议结束之后,姚小驹每隔十几分钟就给顾陆打个电话,可一直都没人接。突然这么一个好消息砸中,他能平心静气的组织完三小时会议,返回自己办公室才踱步,够平稳了。
  “只是……”
  认识这么多年,顾陆从来都是靠谱的,今天是?姚小驹内心有不好的猜想。
  该不会是手机被偷了吧?
  “不行,不能这样瞎想,要往好的方面思考。万一是被车撞了,或者是生病了呢。”姚小驹想着。
  还好,顾陆总算回了电话,没让姚小驹思绪继续发散下去。
  电话那头的顾陆说,“姚哥很抱歉,老师有个临时安排,忘了手机调成静音了。”
  大实话,顾陆是麻辣烫吃到一半都被临时叫过去的。
  “没事就好。”姚小驹停下在办公室来回刷步数的行为,坐回椅子上。靠背有点弹性,来来回回的往后压。
  “好得很,没问题。”顾陆开门见山问,“姚哥打了这么多电话,是有什么急事吗?”
  姚小驹将《肖申克的救赎》在美国取得的成绩概括了一遍,结尾说,“小顾哥还有没有合适美国连载的短篇?机会很难得。”
  有是有,甚至长篇都有。
  长篇是兵器库中《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短篇是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另外三篇。
  但长篇是写犹太人好的。
  后者短篇合集,剩下三篇,能和肖申克旗鼓相当的只有《夏日的沉沦·纳cui追凶》。毕竟刚把自己的调子带上去,不能拉胯了。
  可夏日的沉沦流露出同情犹太人的气质……顾陆在地球瞧清楚了这民族的反人类行径。
  故此,就不写出来了。
  即便很浪费,但顾陆说,“我最近在构思一个长篇,一战背景,如果能成功很适合在美国发售。”
  谦虚了,《巨人的陨落》是横扫欧美的畅销书。
  懂了,那就是当前没合适的,姚小驹微微叹气,有点可惜,“构思”“如果”代表成书尚早,这一波流量吃不到大的了。
  遗憾在电话里没表现出来,合格的代理人不会给作家压力。
  “那我等着小顾哥的大作。”姚小驹说,“这部作品的灵感是不是来自外交任务?”
  “什么?”顾陆有些没懂。
  “我记得小顾哥也写过挪威、法国、西班牙等等国家的短篇。代表官方的文章。”姚小驹说,“按照小顾哥你的习惯,肯定会查询很多资料。关于一战背景的书籍灵感应该和这有点关系吧。”
  “是这样的,姚哥的推理逻辑能力真强。”顾陆感觉对方比自己还了解创作。
  “那就不打扰了……”姚小驹预备挂断电话。
  “等等,好像我有两篇合适发售的文章。”顾陆在对方要挂断电话之际,从兵器库中找到了一把利器——《黑镜》版。
  黑镜系列虽是英剧,可在美国也很火,还连续两年拿下了艾美奖(美国电视剧最高奖项),证明这大有可为。
  “嗯?小顾哥你不用勉强啊。”姚小驹回应。
  “不勉强一点也不勉强,今明两天,我修改修改就发给你。”顾陆说。
  也是小顾哥的一番心意,姚小驹也答应了。
  正经事说完,挂断电话,姚小驹有点责怪自己。
  话语还是不够委婉,姚小驹想着,“还是给了小顾哥压力。”
  他停住背脊对靠背一压一放的作用力,看着手机。
  已有美国的文学评论家夸奖和批评《肖申克的救赎》的言论。有一说一,批评的角度真心有些刁钻,居然说主角艾迪这样就被冤枉了,是外国作家抹黑美国司法体系。
  “美国的司法体系还用抹黑和攻击吗?”姚小驹话锋一转,“不过有争议,也代表作品的影响力已突破报纸了。也就是出圈了!”
  “从文化输出的角度,《肖申克的救赎》+《星之彩》,即便还乘以三,也比不上啊。”姚小驹在出版行业这块混迹了这么多年,能够非常清晰的辨别出什么是实火,什么是虚火。
  一个个被影响去买雪花啤酒的美国人,肖申克一文的火爆太实心。
  “这篇文,不会能助力雪花啤酒这个品牌出海吧?”姚小驹突然想到,洛杉矶时报副主编传来的消息,百威愿意付出润笔费,把里面出现的啤酒进行更改。
  大品牌的钱可不是白来的,证明百威是确实感受到威胁。
  “不是亲身经历谁相信啊,一个两三万字的中短篇居然有这种效果。”姚小驹见过很多世面,只是当下这场景,真没见过。
  从《克苏鲁的呼唤》所带来的输出可见,文字真能达到很强劲的动力。好比,如果你读完《都柏林人》的时候恰好在爱尔兰,一定会想着下雪天的夜里在街道闲逛。
  读了村上春树的作品,甚至有一堆人,按照书中食谱吃东西,如黄瓜火腿奶酪三明治、番茄泥炖史特拉斯堡香肠等……吃过的人都说难吃。
  至于国内例子更是繁多,就看了贾浅浅之父的前期作品,就会特别想去陕省大地走走,听听《秦腔》秦腔名角白雪到底唱的什么,看看《古炉》中那导致瓷器的小山村。即便平凹比起其女浅浅知名度低了许多,可前期作品还是比较能打的。描述的陕省大地并没有让人神往的感受,而是一种……担心再不看就消失了。
  或许有人已发现了,摆事实讲道理雪花啤酒无论如何也和文化没关系。因为《肖申克的救赎》输出的文化元素,另有其“物”。
  密歇根大学内。
  提问:美国大学和国内大学有什么区别?
  “嘿,布鲁斯张,你看,我今天想成为laotze。”多姆手里拿着《tao te ching(道德经英文名)》,他找到唯一关系不错的华人留学生。
  “你——”小张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多姆瞧着对方一脸奇怪,感到无趣。
  布鲁斯这英文名,明显是模仿一位已故的华人功夫巨星。小张无语,他对美式幽默就是get不到。
  “我才要当你的laotze,”两人说话间插进来一道陌生男声。
  两人确定过眼神,是对的人说
  “哈哈哈,伙计,没想到你也看了。”
  “昨天在生活委员会的主任办公室罚站,无聊时看到的。我的上帝,我感觉我就是艾迪,肖申克就是密歇根大学。”
  “你喜欢库伦这个角色吗?”
  “我不喜欢,我认为他是神经病。正常人谁会喜欢库伦这角色,你喜欢吗?”
  “当然不喜欢!”
  “但我今天想成为laotze。”
  嘿嘿,两人对视着又露出笑容。
  雪花啤酒只是附带的,顾陆顺手填的,可以说是带货,也可以说是实验。真正的输出中国元素是《道德经》!
  主角艾迪坚持向州议会写信,请求拨款给监狱图书馆购买更多书。新书中就有英文版道德经。然后一个名叫库伦犯人懂点中国文化(但不多),知道老子这位中国哲学家外人,名字在中国语的语境中是父亲的含义。故此他会对狱卒以及一众狱友说“我今天想成为laotze”。言下之意:我今天想当爸爸。占便宜之话。
  库伦所占据的篇幅非常短,本身就是配角,但给读者留下印象很深刻。
  他欺负刚入狱的艾迪,用中国语口头上占便宜。狱卒不懂中国话,但狱卒监狱工作这么多年懂人性……美国读者没人喜欢库伦,但犯贱的语录,说起来好像真就有意思。
  布鲁斯张完全不知道这两人在嘀嘀咕咕什么。
  “噢布鲁斯,你不支持你同胞发布的作品吗?”多姆问。
  “挺精彩的,能写出这么精彩作品的作家,一定比普通人更有趣。”搭话同学也赞同。
  同胞的作品?我的上帝,你们到底在卖什么关子?如果你不解释清楚,我真想用我的尖头皮鞋狠狠的踹你屁股。布鲁斯张脑子里都是翻译腔,他低头瞧着自己的运动鞋。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智库的专家们,这几日在潜心地根据太极阴阳图在英宣传的例子写着报告。
  估计报告还没写完吧,顾陆又搞出来这一出,不知道专家们什么反应……
  有句古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
  后面接一句,是小丑总会暴露。
  今日暴露的小丑肯定是芝加哥论坛报主编波那佩,发光的金子是顾陆,准确说是写出《肖申克的救赎》的作家。
  “欧拉先生,就这么看好中国作家?”波那佩没多生气,成王败寇,结局已定,气急败坏多少有些不体面,
  论坛集团内部公示了人员调动通告,论坛报的主编波那佩·乌多因为“杰出的工作能力,以及对新闻媒体风向的敏锐调职的天线电视(antenna tv)担任新闻部门主编”。任命下周生效,当前在公司进行职务交接。
  “也没有。”欧拉回应,“并不是有信心,只是我可以这么做。”
  波那佩明白了,即便不成功,最多损失一点在编辑部的声望。那这位副主编还真心是单纯且一心一意的针对顶头上司啊。
  不用多说,用这小矛盾把他撬离主编位,总部方面也使了不少劲儿吧。
  “欧拉先生,给你一个忠告。”波那佩说,“损害公司利益的竞争,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波那佩先生,只有留下来的才能给建议。留下来就是赢家,调开意味着被赶走。”欧拉打断,目光流露出倨傲。
  论坛集团确实如此,芝加哥论坛报不是最挣钱的,却是品牌的核心。即便都是主编,但离开的确实是失败者。
  撕破脸一点面子也不留,波那佩脸色也不好看。
  “那就等着瞧。”波那佩冷哼一声离开。
  瞧着对方狼狈的背影,欧拉不为所动,这类事情他也不是做了一两次了,翻过车吗?
  而离开的波那佩购买了昨日《洛杉矶时报》,想要看看上周没能看的文章。
  修改一个剧情
  来自新世界,因为有某些同性剧情(实际很少,况且小说里基本没有),在修改。今天都在搞这个,烦死烦死。以后选书要注意,最近风向有点严。好像不是被举报,就单纯的是风向严?
  第413章 热度走高!
  波那佩阅读速度不快,毕竟《芝加哥论坛报》的板块日渐呈现出颓势,已全部交给副主编处理,他从业那么多年,审稿的次数屈指可数。
  新闻稿和稿,浏览技巧上区别挺大。
  两三万字的内容,耗时快一小时。
  艾迪不放弃自身、追逐自由是令人神往,可更让他印象深刻的图书馆的老布,数十年的监狱生涯,已让他被同化成为墙的砖瓦。还有那句让波那佩心中会默默念叨的话语——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两三万字,居然就能描写出七八个性格立体的角色,主角艾迪,重获希望的瑞德,被体制化驯化的老布,喜欢用中国哲学家名占便宜的库伦,喜欢收藏钱币的罗伯特……”波那佩赞扬,可以理解为何会这么火爆。
  顾陆当前写作能力还不错,至少进行少量修改不说更亮眼,也不会拖后腿。拿这篇来说,原版没有老布放出去自杀的剧情。顾陆感觉电影版的这段剧情改编非常好,直接加上。
  老人与海的结尾,老人疲惫睡去,话锋一转——“老人正梦见狮子”。这结尾让读者感慨万千,同时老布的结局也是类似的处理手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