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他和陈平安的师徒情分并不深,所以从没有和别人提起过这些事。
一大早,伏家外边就排满了人。
白潋不在这队伍里,她的那份,伏棂早就写好了。
还写了许多张不一样的。
像什么“耕牛犁破千畦绿,布谷催开万垄春”,又比如“抛石逗犬团团转,撒谷引鸡步步趋。小院生欢。”
白潋说,“可惜现在我还没买鸡,也没有狗,只有我。”
“你贴上去,今年会有的。”伏棂调侃她,“希望你家的小狗认得我,可不要到时候把我给赶出去了。”
白潋信誓旦旦,“怎么会?肯定认得。说不定缠着你,都不理我了。”
这十里村百户人家,每户写三对,也要写三百对。
但好在热闹冲散了疲惫,伏棂写得高兴。而且翠儿和小音会在身边帮忙,跟着认字,说几句话解解乏,倒也不大累。
在益州的家中,她也会给家里写春联,却不像今日这般开怀。
这里面混着些小孩。
许是家中大人忙不开,就让小孩拿着钱来排队。
有些站在旁边看不懂的,会问伏棂是什么意思。伏棂笑笑,就给他们用俗语解释一二。
还有的问能不能给她家大黄狗说句春联,为什么是‘说’?因为小孩没有多的红纸了。
伏棂也说好,“那你记住了,‘上联是赶鸭赶鹅随脚走,下联是望风望影替人忙。横批,大黄顶用’。怎么样?”
小孩喜滋滋道谢,给了钱,捧着红纸跑走了。
除夕当天,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伏家和白家也不例外。
十分喜庆。
到了做年夜饭的时候。村长家。
白潋犯愁。
往年都是和王家、张家、村长家凑桌热闹,可今年...正想着,来看看情况的三婆婆拄着拐杖朝她过来,见她有心事的样子,就问她是怎么了。
听完之后,三婆婆叹了口气,“傻孩子!叫伏家过来一块,不就好了!”
白潋应得比谁都快。
三婆婆瞅着她猴急的模样,笑骂,“早算计好了吧?就等着我们问呢?”
白潋嘻嘻一笑,也不否认,就往伏家跑。
谁知刚到,就撞见陈缨她,正往外搬腊肉。
原来王婶、村长家早邀了伏家一众人,连平日里小瑶几人都被拉进了热闹堆。
二十来号人挤在村长家的大院里,碰杯声、说笑声此起彼伏。
因为没有那么大的桌子,一群人就分开坐了。
老的和老的一桌,年轻的和年轻的一桌。
陈缨三个略显局促,小瑶倒还好,原本她是要顾着伏棂的,可伏棂有白潋,她不好凑一起去,就把视线转到旁边的小音身上去了。
桌上的炖腊肉咕嘟冒着油花,肉香混着酸菜粉条的酸辣味直往人鼻子里钻。还有豆腐,热气裹着豆腐的豆香飘散开来。猪肉粉条占了半张桌,吸饱了汤汁。一碟炸花生米油亮酥脆,嚼起来嘎嘣作响。还有炒土鸡,金黄鸡皮裹着紧实肉块。一盘咸鱼干油亮咸香,筷子轻挑,蒜瓣似的鱼肉绽开……
......
现在,冬天彻底过去了。
天气回暖了,原本躲在家中取暖的人慢慢也都回到了村口的老树下,叽叽喳喳地说着这些时间来的见闻。
胡秀花的手肘捅了捅旁边的婆子,“瞧见没?白潋老给伏夫子送好东西。前些天我听到有人说,他在镇上瞧着白潋手上拿了几个大包子。”
她如今说话客气许多,也不会编排谁了。
吴素芬今天没来。
周顺越来越懒,现在连动嘴皮子说句话都懒得了。
旁边大娘接了话茬,压低声音,“我还瞅见有匹布,白潋捧着到伏家门前,啧啧,咱村谁舍得买?没几日就见伏夫子穿了件新款式,颜色一模一样。”
“铁树开花喽!”不知谁插了句,开玩笑说。这句话引得众人笑起来。
“这能有啥?我看你们谁想得太多了。俩姑娘家走得近罢了,咱小时候还钻一个被窝呢。”
“话是这么说,可人家关系还真好。我看白潋呐,是遇到贵人了。”
三婆婆听着听着,本还想说几句,结果听到现在,她觉得有些话说得似乎是有点道理。
王丫和白潋关系也好呀,可白潋对王丫就不像对伏小姐那样。
三婆婆手里的针线活早停了,心里像塞了团乱麻。
前儿个张铁偷偷跟她说想娶隔壁寡妇时,她就觉得天要塌,如今瞅着白潋往伏棂家跑得勤,那股子心慌突然又涌上来。
不是说孙小娘不好,人家是个好姑娘,可若是论婚配,她仍觉得可能不大合适。
她这些天自然有观察过这两个姑娘,原本还以为是纯粹的关系好,可今天听了...总感觉事情不大对。
“哎哟喂...”她喃喃着,想起白潋打小就犟,认准的事八头牛拉不回。
张铁喜欢孙小娘,白潋...她不敢往下想,只觉得头晕目眩。
王婶路过,见三婆婆脸色发白,忙问,“婶子,您这是咋了?着凉了?”
三婆婆摆摆手,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
能咋说呢?一个是自己从小打到大的愣小子,一个是和亲孙女差不多的小丫头。
三婆婆平日里虽看着开明,可有些事对她而言,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她叹口气,捡起针线,针却半天穿不进孔。
村长家。
村长和村长婆子蹲在地上编竹筐,儿子张树生凑过来,“爹娘,我刚刚听人说白潋跟伏小姐走得近,还有人胡乱猜她们俩关系,你们说要不要我去警告一下。”
话没说完,媳妇秀娥端着饭碗出来,冷哼一声,"那些人可爱瞎琢磨!白潋心善,前儿个还送我两块红糖呢,明明是她心热。"
张树生挠了挠头,“也是,咱看着她长大的...”
夜深了,三婆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她越想越迷糊。
张铁要娶孙小娘,白潋黏着伏夫子,合着村里的年轻人都专挑难走的道儿?这张铁她现在想想,倒还好了。
更让她担心的是白潋,若白潋和伏小姐的事要是真的,恐怕这路比张铁要难走得多。
她裹紧被子,对着房梁直叹气,“得,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要被这群小兔崽子折腾成筛子了!”
“罢了罢了...”她裹紧被子,眼角有些湿润,“都是自家孩子,还能咋办呢?”
第23章这是她认准的
自从三婆婆看破天机, 她就有意无意地观察起白潋和伏棂来。
经过了好一段时间,三婆婆总算是确定了,两人之间, 确实是那种感情。
白潋瞅伏夫子那眼神儿,就跟抹了蜜似的粘稠。
老太太终于一拍大腿:嚯!没错!这俩看对眼了!
眼瞅着忙起来,她一天两趟地往地里跑,给自家铁蛋和白潋送午饭。
看着地里头那俩人冲她乐呵,白潋一身土却笑得敞亮, 三婆婆心里头愈发愁了:这俩傻姑娘的路, 可怎么走。
白潋发现三婆婆最近老皱着个眉头走神,以为是替张铁操心他和孙小娘那事, 特意过来宽慰, “三奶奶,儿孙自有儿孙福。”
“对对对,儿孙自有儿孙福!”三婆婆顺嘴接话茬,眼珠一转, 试探道,“小潋啊,要是往后你心里有了人,可旁人都撺掇着说‘不行’, 你咋办?”
白潋以为她在说张铁可能遇上的事儿, 心头却不由自主浮起伏棂温柔含笑的眉眼, 她抹了把手上的泥巴, 站得笔直,声音脆生生的, “管别人干什么?我自个儿认准的路,爬着也要走完!谁想坏我的事, 我也不怕他。为了真喜欢的,头破血流也不后悔。”
“哎哟喂!快呸呸呸!什么头破血流死不死的!晦气!”三婆婆吓得直跺脚,恨不得上去捂她的嘴。
白潋嘿嘿一笑。
三婆婆心里翻江倒海,又凑近了点,压低声音:“那你觉得……伏小姐这人,咋样?”
“伏棂?”白潋眼睛“唰”地亮了,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与骄傲,大拇指一翘,“顶顶好!天上地下,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第二个!”
“那……你俩吵过架拌过嘴没?”三婆婆继续套话。
“吵架?为什么吵?我们好着呢。”白潋一脸茫然加理直气壮,“三奶奶,您今儿怎么老问这个?”
“嗨!没啥没啥!”三婆婆打了个哈哈,心里头琢磨:小潋这孩子够苦了,别人反对那是别人没眼光,我老婆子要是再拦一道,不是往她心窝子里捅刀吗?不成不成!不仅不拦,还得做她俩的…嗯,“和事堂”主事!
虽然没跟女子好过,但吵架拌嘴嘛,她见得多,保管经验老道!
于是三婆婆立刻摆出“包在我身上”的架势,“小潋啊,这人呐,舌头哪有不碰牙的?日后你俩要是真拌个嘴啊,想不明白了,就来找三奶奶。我老婆子火眼金睛,给你断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