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42节
“还好,”许栀和神色淡定,大腿以下已经麻了,现在没什么感觉,“他应当睡不了多久。”
方梨便没再说什么,离开的时候还贴心地关上了房门。客栈的房间并不隔音,方梨出去后和良吉说话的声音传了进来,几句后又渐渐远去。
等室内重新归于静谧,许栀和重新垂眸看向陈允渡……刚刚数到多少来着?这么一打岔,她都忘记了。
许栀和只好作罢,一只手撑着自己的下巴,袖子顺着她的动作垂落,在臂弯形成一堆褶皱,另一只手拿起一个刚刚喝过水的茶杯细细打量,秘色的茶杯上并无花纹,杯底有些粗糙。
房中太安静,连带着楼下传出的击节声、吆喝声都成了一种助眠的声响,许栀和的意识越来越昏沉,朦胧之中,也不知道自己是清醒还是梦中。
撑着下巴的左手歪向一侧,许栀和蓦然惊喜,右手的茶杯翻到地桌面,即将滚到地上的时候,许栀和手疾眼快,伸手接住了滚落的茶杯。
那一刻她心紧紧提起,又猛地放下。
重新被放正的茶杯泛着一层莹润的光泽,许栀和为刺眼的光目眩一刻,她伸手挡了挡自己的眼帘,才发现日光开始渐渐西沉。
陈允渡缓缓睁开双眼,刚睡醒的眼睛还有些懵懂,不过很快,他就清醒了过来,看见伸手挡光的许栀和。
许栀和注意到他微小的动静,低头看他:“醒了?”
“嗯,”陈允渡坐直身子,目光落在许栀和的身上,刚睡醒的喉咙带着缺水的沙哑,“已经过了午时了?怎么不叫醒我?”
一个多时辰,她腿都该麻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搭在许栀和的双腿上。
许栀和往旁边挪了一下,但腿弯现在还是麻的,没挪动。陈允渡见她蹙眉,俯身蹲在她面前,轻柔地帮她按揉着双腿。
许栀和说:“看你睡得熟,就没喊你……其实还好,腿也不是很酸……啊!”
不知道他按到了哪个位置,许栀和尾椎骨一激灵,一股难言的酸爽直冲天灵盖,几乎是一瞬间,她鼻子就泛起了酸意。
陈允渡放轻了自己的手指,抿了抿唇,“忍一下,很快就好。”
那股酸爽过去之后,许栀和试着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双腿,本失去知觉的双腿重新恢复了感知。
“我好像好了,”许栀和晃了晃自己的双腿,剔透莹润的眼眸中带上一抹笑意,“小舅和小舅母已经吃过,你现在饿不饿?咱们去吃一点?我好像有点饿了。”
陈允渡自己对进食没什么兴趣,听完许栀和的一整段话,扶着她站起身,“下次直接喊醒我就可以。”
许栀和说:“那可不成,我舍不得。”
她语气坦荡,嗓音中带着鲜果般的脆甜。
陈允渡扶着她的动作一僵,这般勾人心弦的话,却用这般理直气壮,认真坦率的语气说出来,叫人无从招架得住。
他第一次感觉自己言辞匮乏,笨嘴拙舌。
许栀和被扶下楼。此刻已经过了饭点,堂中的人不算多,老板娘和店小二正倚靠在柜子旁边说着话,言谈之中是今日只在旁人嘴里听到的解元。
店小二说:“解元肯定是在府学门前的,晨间有不少人听到了解元到了,只是不知道现在住在哪儿。”
老板娘说:“说不准是自己在府学旁边有宅院,无需住在客栈。”
“老板娘说的是,”店小二点头,微顿,他放轻了自己的声音小声和她说:“听闻今年的解元年岁不大,是个精彩绝艳的少年人……”
老板娘被勾起了兴趣:“怎么说怎么说?”
旁边一直沉默的老板突兀地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两人的交谈,堆着笑容看向走向他的陈允渡:“这位郎君要些什么?”
“排骨汤面,分成两碗装,外加一碗煸炒菘菜。”陈允渡嗓音清润。
老板连忙应了一声,转身掀开帘子转入后厨。
老板娘嗑瓜子的手一顿,扯着店小二问:“解元有多好看?比这郎君好看吗?”
店小二瞧着陈允渡目不斜视地走到许栀和的身边,咂摸了一下道:“好不好看不知道,但是这位郎君已有妻子,老板娘还是关注一下老板吧。”
“看一眼罢了,又不做什么。”老板娘低声嘟囔了一句,但到底听进去了店小二的话语,转身去后厨看自己能否帮得上忙。
许栀和安心地坐在长板凳上,她从筷子筒中取出两双筷子,见陈允渡过来,将其中一双递给他。
“现在已经过了午时,再有两个时辰不到就到了晚食时间,不要点多了。”
陈允渡接过,在她对面坐下,“没点多。”
两人等了一会儿,店小二端着两碗面条过来,放在两人的桌前,“煸炒菘菜还需要一些时间,两位稍等片刻。”
许栀和笑着与店小二道谢,然后小口小口、但并不算慢地开始吃面。
青花海碗里面的排骨汤呈现出一抹奶白色,沿着碗沿浮一圈油星子,是文火慢炖肋排析出的脂髓。手擀的面条在沸水中两滚后捞出过冷水,吃在口中正劲道。
菘菜上桌,许栀和夹了几筷子菘菜放入碗中浸泡,等菜叶包裹住排骨汤,入口一片鲜香。
在后厨帮忙的老板娘出来后,乍一眼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卷,屋内光线浮沉,漂浮着流萤般的细碎光点,热汤白雾袅袅中,一碗汤面,两人对面而坐,吃得快意,仿佛散发着淡淡剔透的华光。
她心中忽然有些触动,忍不住看了一眼又一眼。店小二看着她欲言又止,有心提醒她老板还在旁边幽怨看着,但又怕被老板娘训斥。
最后他忍不住轻咳一声,磕磕绊绊地说了一番自己的建议,老板娘瞪了他一眼,“乱想什么?我只是觉得这样的画面好看,光是瞧着,就能多吃两碗饭。要是他们愿意多住一段时日就好了。”
……
被暗中能多留一段时日的许栀和一行人第二日一早付清房费,和张弗庸一道起程去大舅和二舅家中。
张弗庸起了个大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去了府城的车行订了两架马车。
水阳县离府城不算远,一日功夫绰绰有余,不过众人心照不宣地没有急着赶路,一路上走走停停。
转眼间又到秋日,沿途路上有成片的鱼贩虾贩,还有活蹦乱跳的螃蟹,许栀和期间也下来瞧了一眼,蒲筐里面装着满满一箩筐的白米虾,柳条枝子上串着还在翕动鱼鳃的肥美乌鳢,张弗庸目不暇接,边走边停,买了鱼虾螃蟹不说,还买了一只可以用来盛水的木桶。
汤昭云在旁边看得发笑,“你既然买了这些东西,就该想着分开装才是,你瞧——”
她话语刚落,张弗庸低头瞧了一眼,只见入了水的乌鳢重新恢复了凶猛生机,几个吞吐之间,就有几条小鱼翻了肚白。
张弗庸面色讪讪,一个手刀下去,利落将乌鳢拍晕,转而对许栀和说:“栀和还没尝过小舅的手艺吧?小舅做的烤鱼,可是白鹿洞一绝。”
许栀和乖巧道:“那我们算是有口福了……”
话音未落,张筠康扯着许栀和的袖子要她低头,然后附耳在她身边说:“爹爹自封的。”
许栀和:“那……好吃吗?”
“唔,”张筠康沉吟了一会儿,评价道,“勉强入口?也不尽然,爹爹的水平不准……若是盐巴放得适度,滋味尚可,可若是……那便只剩下苦涩咸味了。”
“啊?”许栀和悄悄看了一眼张弗庸满脸的笑容,“那怎么还让小舅来?”
她记得陈允渡和梅丰羽都是会做烤鱼的,若是小舅水平不定,倒不如叫旁人上。
张筠康缩了缩脖子,“姐姐你敢和爹爹说吗?你看他这副要大展身手的样子,是我们能劝阻的吗?”
许栀和:“……”
那还是算了,一顿饭而已。
众人在湖边停驻,正好也到了午时,张弗庸指挥良吉和维熙生火,自己将被手刀拍晕的三条乌鳢认认真真剥腹去内脏,动作有条不紊,看起来像模像样。
均匀抹上盐巴的鱼被柳条串起,架在火上熏炙,趁着这会儿功夫,张弗庸又在水塘边翻翻找找,找了一块宽大又略薄的石板,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上面放着虾米和螃蟹。
大抵是话已放出,张弗庸绷着神色,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水平,张筠康原先十分抗拒,但见众人神色不像作伪,也试探着咬了一小口。
他的眼睛蹭地一下变亮,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弗庸,
张弗庸忙完一圈,即便肚中空空,但是仍旧没什么吃饭的欲望,见张筠康眼睛发亮地看着自己,心情前所未有的畅快,他摇头晃脑道:“你爹爹我手艺不错吧。”
张筠康:“爹爹,你教教我,我也想学。”
张弗庸说:“好说好说。筠康啊,你是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家中贫苦,连这样的鱼都吃不上。想要吃上这样的鱼……”
张筠康期待的目光一下就熄灭了。他出生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是白鹿洞书院的大儒生,在当地颇有名望,他很难从父亲的描绘中想象衣不能暖,食不果腹的日子。
“爹爹又来了……”张筠康不动声色地离远了一些,见姐姐身旁坐满了人,只好凑到了汤昭云的身边,小声与她抱怨。
但一路上对相公多为直言的汤昭云此刻却温和地看着自己的相公。
梅丰羽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速吃完,见汤昭云和张弗庸靠在一处,不敢贸然上前打扰,他对陈允渡与许栀和说:“我现在要回老宅,就在这儿与你们分别,等你们转道陈家,我们一道回京。”
说完,他站起身,拍了拍自己因为坐在地上沾染的灰尘,拿上小小的一包行囊,离开了。
张弗庸和汤昭云说了很久,直到堆起的火熄灭,他才回神,对几人说,“继续出发吧。”
几人休息良久,听他这么说,都纷纷起身坐上马车,走完剩下的路程。
赶到水阳县大河村的时候,夕阳刚好半卡在地平线。张家临河而建,渔舟上点着一盏油灯,水面晃动着光影,静谧深幽。在其旁边,合抱的三间砖石屋子便是张家所在。
小舅是个极其看重亲缘的性子,虽然多年在外求学,但是和两位兄长的联系从未间断。刚从马车上下来,他便娴熟地推开了房门,大声喊道:“大哥,二哥!”
张家大郎和二郎没有分家,倚靠张弗庸的举人身份免去田亩赋税。张家田亩相连,兄弟二人平日一道劳作,大舅母和二舅母也会商量着轮流做饭,减轻一家人的负担。
正在家中准备休憩的张家大郎依稀间听到了小弟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幻听,后来声音越来越近,他才惊雷般从床上起身。
这个点张弗庸过来,八成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得赶紧过去看看。
张弗庸和出门的张家大郎正好撞上,前者虽然长得也算壮实,但到底不如在田间出力气的张家大郎,往后连退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形。
张家大郎连忙上前扶他,关心道:“怎么这么晚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张弗庸捂着脑袋摇头,龇牙咧嘴地指着身后,“不是我,是你外甥女和外甥女婿过来了。”
第95章
张家大郎一时间被他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什么你的我的,听不明——”
“大舅舅!”
“……白。”张家大郎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迟滞地看着面前杏粉色衣裳、笑意粲然的姑娘,满吞吞地说出了最后一个字。
“栀和!”回神之后,他立刻两三步上前,想要伸手拍在许栀和的肩膀上,却又担心自己的手皲裂开裂,会勾起她衣裙上的丝线,于是手臂在半空中僵硬地转向,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露出一抹带着惊喜又局促的喜悦,“你怎么来了,这更深露重的……”
许栀和正准备说话,却忽然看见在灶台忙活的大舅母带着表嫂出现。
她一一唤人,大舅母欣然应下,又看了一眼跟在她身后喊人的陈允渡,目光中划过一丝笑意:“吃过没有?”
“还没吃呢。”汤昭云自然而然地接话,“大嫂,家中有什么吃的?”
“今天做了蒸饼,再给你们烧一碗疙瘩汤,里面搁香油和菜段,这样成不?”大舅母问。
“自然是成的。”汤昭云十分捧场地笑,然后看向许栀和与陈允渡,“栀和与允渡这回是真有福气了,你大舅母做的疙瘩汤入口绵密,咸香可口,可就等着吧。”
张筠康说:“这回是真的,大伯母做的疙瘩汤,大河村一绝。”他正了正神色,肃然道,“公认的。”
汤昭云扑哧一声笑了,张弗庸略显尴尬地捂着脑袋,就连向来淡然处之的陈允渡都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大舅母虽然听不明白,但还是动作迅捷地伸手招呼,“旖晴,去喊你二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