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而且根据没有准确证据的史料,宫女穿开裆裤也是汉灵帝搞出来的东西,这家伙真的太昏庸了
  第39章第 39 章:一起来谋反吧
  “我之好友?”
  听到婢女之话,蔡琰诧异,她在洛阳有好友吗?
  揣着疑惑,蔡琰整理好衣裙匆匆走向正堂,一入厅门就看到自家老父对面坐着一个略比她小些的女郎。
  蔡邕看到女儿前来,露出了解脱之色,连忙呼唤:“文姬你看是谁来了?快带着熙宁去后园赏花,为父就不叨扰你们小女儿相聚了。”
  倒不是陈昭为人不好相处,实际上蔡邕觉得陈昭年纪虽小见识却十分广博,与他谈论起文章也头头是道。
  只是蔡邕一想到陈昭是他女儿的好友就觉得尴尬,哪有父亲陪着女儿闺中密友聊天的礼节呢。
  硬着头皮聊了一阵,终于等到了自家女儿,蔡邕立刻松了一口气,忙不迭把陈昭和自家女儿推了出去。
  被亲爹推出来、和完全没见过的“闺中密友”面面相觑的蔡琰:“”
  “文姬,好久不见!”陈昭自来熟拉起蔡琰的手,领着她往后院走。
  低头看了一眼被陈昭攥住的手,更加怀疑起自己记忆的蔡琰目露迷茫。
  难道她真有这么一位好友,只是把人家给忘了?
  “你不记得了?我们没见过呀?”陈昭笑吟吟道。
  蔡琰脸上愧疚的表情猛然一顿,她缓缓侧头,怀疑起了自己耳朵。
  她刚才听到的是“我们先前见过”还是“我们没看过”?
  陈昭扑哧一笑,“我和文姬神交已久,或许曾在梦中见过可若是不论梦中,你我的确是初次相见。”
  陈昭后退一步,饶有模样拱拱手:“陈氏熙宁,这厢有礼了”
  俏皮模样逗得蔡琰温柔一笑,款款拱手:“蔡氏文姬,亦有礼了。”
  真好听,说话都细声细语的。
  陈昭一见到蔡文姬就知道这个贤才她一定要搞到手。
  这么温柔,压榨起来一定也很省心。
  陈昭努力寻找共同话题:“我听说文姬精通音律,其实我对音律也略有了解。”
  “是吗,不知熙宁擅长什么乐器?”蔡琰眉眼弯弯,面上满是欣喜。
  初来洛阳,她也没什么好友,能遇到一个知己实在是乐事。
  陈昭自信满满道:“我擅笛!”
  半个时辰后。
  薄雪未化,蔡文姬的闺房之中,只开一角木窗,先是一阵悠扬动听的琴声,随后是一阵古怪的笛声。
  来往婢女仆人路过纷纷快步离开。
  蔡琰努力压抑住想要捂住耳朵的冲动,听着耳边呕哑噪杂难为听的笛声,生无可恋。
  陈昭自信满满吹完了一曲,确定自己完全是按照曾看过的曲谱吹奏,自信满满看向蔡文姬:“文姬觉得如何?”
  蔡文姬嘴唇动了动,挤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别有趣味。”
  她听说有的人生来五音不全,分辨不出音乐好坏,或许熙宁就是这种人。熙宁是她新交的好友,她要维护好熙宁的颜面。
  “那我再为文姬吹一曲!”陈昭跃跃欲试。
  蔡文姬连忙阻止陈昭:“先前在前厅,我似乎听到熙宁正和家父谈论小赋,我对小赋亦有涉猎,熙宁可愿与我一同品鉴小赋?”
  陈昭爽快应下。
  好在蔡文姬发现自家好友虽说在音律上一窍不通,可在文学上却能说的头头是道,有些见解甚至甚至会让她有恍然大悟之感
  大将军何进府上。
  宴饮正酣,觥筹交错。案上摆放着烤得金黄酥脆的鹿肉,众人手持漆杯,浅酌着香醇美酒。
  坐在首位的何进忽然放下酒盏,挥退乐师舞女,而后长叹一声。
  “我此次请诸位来,是有要事相商。”
  “何事惹得将军如此忧愁?”袁绍豪爽举盏,“我等愿意为将军排忧解难。”
  其余几个官员也纷纷应和。
  曹操坐在宴席偏下的桌案,也跟着附和两句,竖起耳朵悄悄把手中酒盏放下。
  他的官职低,家室也不显赫,在宴席上还插不上话。
  ”陛下年过而立却还未立太子,国无储君则不稳,我等理应上书催促陛下早定太子。”何进道。
  何皇后动作很快,和陈昭见面之后第二天就和何进通了气。
  何进今日设宴,目的是为了在后天的朝会上,让群臣向帝王进谏,提议册立太子一事。
  宴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席上各人皆有自己的小心思。
  “陛下的确应当立太子了。”忽有一老臣出声。
  “对,陛下年纪不小了。”
  “皇子辩乃是国之嫡长”
  东汉皇帝的寿命都不长,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权,如今朝堂上的形式是在天子的支持下宦官压过了外戚。
  士人们都盼望着更换皇帝,好让外戚掌权。在他们看来,外戚多出身于士人群体,算是自己人,而宦官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曹操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商议该如何逼迫天子立皇子辩为太子,暗中摇头。
  天子就是天子,纵然再昏庸也是天子。天子岂能愿意受人逼迫,这些人谈论的立太子一事,他看是成不了。
  即便心中对此并不看好,曹操也依旧一言不发。
  朝会在每月初一十五举行,称为 “朔望朝会”。天不亮时,百官就已经抵达宫门,在此等候入宫。
  今日大部分官员都带着一股隐秘的兴奋,他们在肩膀交错的时候会默契交换一个眼神。
  有一些边缘化的官员也注意到了这不同寻常的气氛,却摸不着头脑。
  比如被迫连着听了好几天呕哑噪杂笛声的蔡邕,就因为刚回洛阳,还没有进入士人圈子,从而一头雾水。
  怎么短短几日他们就背着自己多了一个好似人人都知道的秘密?
  宫门缓缓打开,朝阳初升,百官按照品阶排作两排,跟随引路的宦官步入宫内。
  刘宏在高座上懒洋洋打了个哈欠,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官员奏报。
  “臣有一事上谏,国不可无储君,如今天下安定臣请陛下立储,以安天下人之心。”
  刘宏猛然睁开眼睛,心中一道怒火涌出,他抓紧龙椅把手,身体微微前倾,他勉强维持平静,通天冠上成串的珠翠遮掩住了他眼中的愤怒。
  “卿认为,何人当为太子?”
  开口的官员抬起笏板,然后数十道鼓励的视线仿佛给了他勇气,他一字一句道:“皇嫡长子辩,可为太子。”
  片刻之间,百官队列中半数官员纷纷出列,举起笏板:“国不可无储君,请陛下立太子。”
  刘宏掐紧掌心,恐怖的视线在为首出列的大将军何进身上转了一圈。
  刘宏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站在殿中的何进忽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大将军窦武。
  先帝无子,他是先帝的堂侄,并非亲生。桓帝死后,窦太后与大将军窦武商议,将身为解渎亭侯的他迎入洛阳登基为帝 。
  可权势依然被窦太后和窦武为首的外戚把握,刘宏还记得他那几年的屈辱他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能认,他在洛阳当皇帝,他的亲生母亲在河间做“慎园贵人”。
  直到他后来年纪再大些,联合宦官一起诛杀了大将军窦武,他才是堂堂正正的天子,才能立他的生母作太后。
  可那几年大将军窦武的嚣张已经印在了刘宏心中,这一刻,刘宏看着同样是外戚、同样是大将军、同样有士人支持的何进,眼中冒出了杀意。
  那些人迫不及待的等他死,好让外戚再次掌权!
  “尔等是在诅咒朕死?”刘宏怒气冲冲站起来,斥责。
  “朕告诉你们,立太子是朕的家事,还轮不到你们管!”
  百官皆愣在原地,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刘宏连上到一半的朝会都不管地转身离开。
  刘宏怒气冲冲来到寝殿,抬脚把桌案踹到一边,大骂一通,张让和其余宦官伏低做小哄了许久,刘宏才略微收敛怒气。
  “朕要去见太后。”刘宏沉着脸。
  张让机灵道:“摆驾长乐宫。”
  长乐宫内,董太后正抱着刘协逗弄,看到气喘吁吁的儿子进来,奇怪开口:“谁把我的宏儿惹成这样?”
  刘宏往榻上一坐,迅速把今早朝堂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不可立刘辩为太子啊!”董太后显然也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做天子,她却连皇宫都进不来的那段悲惨时日,当即泪如雨下。
  “今日的何进和昔日的窦武有何区别,都是欺负咱们母子。”说着董太后悲从心起,呜呜哭了起来。
  刘宏一开始只是个贫穷侯,和董太后之间的母子亲情不是寻常天家母子能比。看到母亲流泪,刘宏连忙安慰董太后。
  “朕没答应他们。”
  董太后老泪纵横:“我的儿,若是娘走在你前面也罢了,若是你走在娘前面那些豺狼如何肯放过为娘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