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禀陛下,臣妻出身簪缨世族,门第清华,而臣不过一介武夫,粗鄙不文。承蒙陛下天恩,才得此良配。然臣每思及此,常感惶恐不安。为全臣妻门楣之荣,臣恳请陛下赐予诰命之封,以彰其名,亦抚慰妻心。”
他平淡的语气,在殿内缓缓流淌。
置身事外的沈父沈清介,听到女婿要为女儿请封国夫人,也瞳孔微震,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这显然是李信业,在为女儿留后路。
一等国夫人诰命,不仅享受俸禄和食邑,不必向除皇后外的皇室女眷行跪拜礼,也不会因丈夫犯罪而取消。
沈清介身为礼部尚书,李信业的岳丈,这个时候该站出来为女儿推拒的,但身为父亲的那点私心,让他张了张嘴,终是没有谦逊制止。
长兄沈初轩作为正四品给事中,供职知谏院,向来守礼,此时也眼观鼻鼻观心,恍若无事人一般。
宰相宋居珉目光晦涩,时不时打量着李信业,他一时看不透,这个武夫单纯只是被小沈氏美色所惑,还是趁机携权弄私。
上方的庆帝,也未料到是这个缘故,含笑道,“李卿待妻子实在体贴!不枉朕当日促成这段良缘!”
目光却在殿内游走,希望听到反对的声音,暂时压下此事。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琢磨着措辞。
而李信业早已看透他们的心思,他静静等待着,不发一言,唇角却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冷笑。
他知道,这是最佳请封的时机。
文臣内讧无暇顾及到他,而骁勇将军尚存一子在世,意味着周氏父子,在军中的威信,盘根错节的势力,必将归拢到周小郎君手里。
相比较李信业在北境的威胁,骁勇将军在东路治东平府,西路治益都府,乃至遍布大宁各个州府的周家军,才更让庆帝眼下头疼。
庆帝这个时节,明知宋相在背后捣鬼的情况下,还让他协助三司查案,这便是试探与拉拢的意思。
而他此时讨要封赏,既是要北境王的封号落到实处,将来在北境行军打仗不受牵制,更是为了给秋娘要一份保障。
宋居珉的妻子小萧氏,管理后宅内院多年,此番宋檀入狱,她却能不受大理寺扣留,就是因为一等国夫人的诰命,保她不受牢狱之灾。
除非是死刑,否则无论她犯下多么恶劣的罪愆,都是交由夫家看管,也能体体面面的白绫赐死。
李信业在与宋居珉的较量中,深感变故太多,为秋娘请封国夫人,是在最糟糕的境况下,也为秋娘托个底。
庆帝没有起伏的目光,凝在群臣面上,只等有人谏言,可谁也没有说话。
若是平日,郭路必然出言反对,因为本朝文官压制武将,几乎是骨血里的本能。
郭路对周太后和周家军的情份,也建立在他曾是昭隆太子老师的基础上,支持周家是为了维护太子利益...他没有理由帮李信业。
但经过方才的闹剧,郭路心灰意冷,颓丧的立在阴影里。
庆帝只好侧目看向沈尚书,轻笑道,“沈卿身为礼部尚书,如何看待为令嫒请封一事?”
沈清介出列赧颜道,“小女向来争强好胜,让圣上见笑了!老臣回去以后,定然狠狠训斥小女!”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修成精,沈清介没说同不同意,只说是女儿使小性子,爱占头风,这也符合沈初照向来爱拔头筹,扬名京城的脾性...
同时洗清了李信业,别有用意和城府的嫌疑...
无形中,是在促成此事。
宋居珉有心卖个顺水人情,便笑着说,“陛下,北境王回京多日,至今未举行册封仪式,要老臣看,北境王与沈尚书的女儿,当真是伉俪情深,如鼓琴瑟...陛下不妨应下此事,夫妇二人的封赏仪式一并办了,也成就一段京中美事!”
宋居珉开口了,他的支持者便不再反对。
郭路没有吭声,他在御史台的同僚,便也没有吭声。
其余朝臣不同意此举,或者不想武将揽权,看在沈尚书向来与人为善的面子上,也默然不语。
还有一些沈家的故交和门生,自然是附和着宋居珉的话,也支持请封。
庆帝虽然心中苦涩,却也只能面上挤出笑,应下道,“既如此,那朕就依李卿之言,此案办得好,朕就同意你的请封!”
李信业躬身应下,感谢了一番天恩。
拉扯间,嘉王萧裕陵,已由着内侍带入文德殿。
他昨日还在与美人把酒言欢,纵情享乐,今晨酒醉未醒,就被宫中内侍传旨面圣,脑中天旋地转,眼前发黑,想不通是哪一桩事,惹恼了这位向来仁慈的君王。
“陛下...”萧裕陵甫一入殿,就扑通跪了下来,“臣知罪,臣知罪,求陛下宽恕!”
他不敢抬头,只敢瞅着金砖上倒映的龙椅轮廓。
庆帝还未问话,见他就连连告罪,坐在上方冷冷道,“你既已知罪,就如实道来,朕看在萧老为大宁鞠躬尽瘁的份上,定会从轻发落...”
萧裕陵得了承诺,这才战战兢兢抬头,“臣不该仗势欺人,带领兵马司的人,打死狸郎,其实,其实臣也没有打死他...”
他也是在周太后认了周庐后,才知道他迫害的狸郎,居然是骁勇将军的小儿子。
“陛下,臣实在不知道啊,臣还想着,怪不得狸郎看着眼熟呢?世上居然有这么俊俏的郎君,后来想了想,骁勇将军神姿无双,老子这么好看,难怪儿子也好...”
庆帝揉了揉额角,眼睛抽痛。
断然喝斥道,“住嘴!”
自周太后救回侄子后,庆帝便调查了来龙去脉,知晓了全部内情。
周太后特意嘱托,不要将此事泄漏出去,庆帝也有心隐瞒。
否则若是让百姓知道,在他治下,周小将军唯一的血脉,被迫害到这个程度,难免认为是他忌惮周家军,故意为之...
没曾想萧裕陵,这就当着群臣的面,堂而皇之说了出来。
庆帝目光如电,瞪视着他,“不是这件...”
萧裕陵见天子发怒,声音带着哭腔,“臣知道了,臣知道了,这回不会错了...”
他身子抖如筛糠。
“臣不该贪图美色,不该贿赂巡检司,私藏二皇子的小妾!”
他额头冷汗,滴落在金砖上,满脸悔恨交加。
“陛下,臣记得清清楚楚,那个小妾被臣家中的悍妇知道了,活活给打死了啊,怎么会送到沈尚书家中呢?又怎么会嫁给一个乳母的儿子为妻呢?”
他听闻沈尚书押着人,送去京畿衙门后,就心道不妙,私藏谋逆皇子的小妾,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当日新鲜劲还没过,妻子就强硬的要打死那个小妾,他忍痛割爱,无非是不想惹下是非而已,怎料,那个小妾居然还活着?
他睁大蠢钝的双眼,不解道,“陛下,你若是见过那个小妾就知道了,那真是天姿国色!不是臣故意私藏...实在是,实在是...那小妾...太勾人了...”
他似想起什么,如应付悍妻一样,在庆帝面前保证道,“臣也不想的,二皇子的人,臣怎么敢碰?实在是那小妾...那小妾...她勾引臣啊...”
庆帝沉默片刻,神色复杂的看着萧裕陵。
“你认识哭祭社的徐翁吗?你的令牌怎么会在他家中?他的死与你有关吗?刺杀大理寺卿一事,是否是你主使的?”
萧裕陵点了点头,待意识到庆帝说的什么刺杀,又慌忙摇了摇头。
“禀陛下,臣认识那个徐翁,是什么社的首领,他过去挡了臣的路,又死不认错,臣当时刚好赌输了银子,就抽了他一顿解气,可是,臣没有打死他啊!”
他揉了揉双目,刺眼的金光让他睁不开眼。
“至于什么大理寺卿...陛下...”
他连连喊冤,“臣向来与大理寺卿交好,过去臣家中有女侍报官,还是大理寺卿替臣摆平了此事...臣...臣感谢他还来不及,怎么会刺杀他?”
他说完,庆帝目光黯了下来。
大理寺少卿裴中,也上前一步道,“陛下,此案看来还需要重新调查。”
他指了指萧裕陵,眼含厌恶,“据臣所知,嘉王萧裕陵的夫人萧王妃,向来暴虐无度,多番虐杀侍女,残害宠妾,南风倌里也多次报案,声称萧王妃善妒狭隘,戕杀许多嘉王爷宠信过的男妓...”
裴中语含悲切道,“陛下,萧王妃如此,可想而知,宋夫人小萧氏,作为她的小姑子,自幼又养在这个嫂嫂名下,又能贤良到哪里去?宋相府中尸骨一事,恐怕另有蹊跷。臣怀疑,此为宋夫人萧氏,陷害宋小郎君之举!”
萧裕陵宿醉未醒透,此时颅内昏沉,只觉畏惧,听到裴中一口一个萧王妃,又忆起出发前,身边亲信告诉他,无论圣上问起什么,只一并推给王妃即可...
想到王妃向来凶悍善妒,管教他太严。
萧裕陵跪在地上,泣涕连连,不停喊冤道,“陛下,求陛下明鉴啊,就是萧王妃所为...就是萧氏所为,和臣无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