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宋檀见她神色惊惧,缓缓俯身,冰凉的指尖抚上她汗湿的鬓角。“这香啊......只会让娘娘和陛下好好快活一场。”
  他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却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甜腻。
  “娘娘若是能让陛下尝到极乐,陛下自然食髓知味。等到陛下离不开娘娘的时候,自然娘娘说什么,陛下就听什么。”
  最后一个字拖得极长,带着说不尽的暧昧。
  说罢,他直起身,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衣袖,缓步走了出去。
  郑淑妃一夜无眠,直到天光微亮,伺候庆帝起身早朝后,她才如释重负地瘫软在床榻上。
  锦被间还残留着那股奇异的甜香,让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彩衣。”她哑声唤来心腹宫女,“刘贤妃那边.......可有动静?”
  彩衣跪在榻前,低声道,“贤妃娘娘今晨亲自做了芙蓉酥,往庄妃娘娘宫里送去了。程昭嫔和周修仪也在那儿......”她顿了顿,才迟疑道,“还有......李夫人也去了。”
  见自家娘娘脸色难看,彩衣将身子伏得更低了些,声音轻细,“李夫人去拜会庄妃娘娘,是有缘故的。”
  “李夫人的侍女疏影,晨起送来一盒酥酪,让奴婢告诉娘娘,李夫人担心胞妹行事唐突,会开罪庄妃娘娘,今早特意去庄妃娘娘宫里赔罪。本来想唤娘娘一道去,念及娘娘昨夜承恩,身子乏得很,就让娘娘好生将养着。夫人说了,等晚些时候定来探望娘娘。”
  郑淑妃眉头越皱越紧,眼中闪过一缕深思。
  “李夫人去探望庄妃倒也罢了,可其他嫔妃为何也这般殷勤?不过是个武将之女,风头怎么越过了舒妃娘娘?”
  大宁向来以文治天下,宋相倒台后,参知政事韩焘入阁拜相的呼声很高,他女儿一入宫就封了舒妃,该是最有望主理六宫的。而且就算没有舒妃,还有世家出生的和妃娘娘。
  庄妃的父亲虽是枢密使,却也到了快要告退的年龄,寻常姿色得圣上青睐也就算了,在后宫也被嫔妃们众星捧月,实在是古怪至极。
  “备轿,我们也去景福宫。”郑淑妃起身道,“我也去会会这位庄妃娘娘。”
  彩衣急道,“娘娘!按礼数该是庄妃先来拜见您才是。您这般......”
  郑淑妃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你懂什么?如今众人都围着庄妃转,我这一去,那些低阶嫔妃必定跟风前往。到时候,满宫都会以为圣心属意庄妃为后。舒妃心高气傲,岂能容忍?”
  “娘娘果然高明。”彩衣轻声道,“只是......那刘贤妃才是暗害娘娘的人,娘娘为何要对付庄妃呢?”
  郑淑妃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自然是刘贤妃与庄妃交好。如今庄妃正得圣宠,除掉庄妃就是断了刘贤妃的依仗。”她轻抚鬓角,“待庄妃失势,本宫自有千百种法子慢慢收拾她。”
  尽管腰肢酸软,郑淑妃仍强撑着梳妆打扮,匆匆赶往景福宫。
  刚踏入殿内,程昭嫔便惊讶道,“淑妃娘娘怎么来了?”
  郑淑妃笑意盈盈,“听陛下总夸庄妃妹妹贤惠可人,本宫实在好奇,特来讨教一二。”
  庄妃林清梧闻言,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袖中的帕子。
  她想起入宫前夜,父亲在书房里的那番叮嘱,“清梧,为父已决意告老还乡,你在宫中切记谨言慎行......”
  父亲布满老茧的手,当时轻抚她的发顶,一字一顿道,“咱们林家不求富贵滔天,只求全身而退。”
  可自入宫以来,刘贤妃便屡屡示好,那些武将之女更是殷勤备至。今日送绣品,明日赠香囊。林清梧心知肚明,父亲身为枢密使,一旦致仕,这个位置必然引得各方势力虎视眈眈。
  “淑妃娘娘谬赞了。”林清梧勉强扯出一抹浅笑,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她只想在这深宫中求得一方清净,可这纷争却如影随形,怎么也摆脱不掉。
  刘贤妃见郑淑妃踏入殿门,手中茶盏微微一颤,险些洒出茶水来。她暗自思忖,今日这场面未免太过巧合,怎么都聚在了景福宫?
  “淑妃娘娘也来了?”何年放下茶盏,笑意盈盈道,“臣妾想着您昨夜辛苦,这才没敢去打扰,特来庄妃妹妹这儿讨杯茶喝。”
  她眼波流转,故意隐去了昨日特意拜访程昭嫔和周修仪的事。当时,她以替胞妹向庄妃赔罪为由,邀了这几位武将之女同来,既显得自然,又不露痕迹。
  何年心中早有盘算:让这些武将之女齐聚庄妃宫中,舒妃那边必然会起疑心。她又特意安排胞妹去舒妃跟前挑拨,这般推波助澜之下,朝堂上文武之争的暗流,自然就引到了后宫之中。
  庆帝想要将亲信笼络成铁板一块,再徐徐图谋中间势力。何年却借着大宁百年来的文武龃龉,在暗处一点一点撬开这条缝隙。她就像个耐心的匠人,用绣花针般的精细手段,势必将庆帝的联盟,拆解得七零八落。
  而胞妹沈初霁虽然不解其意,但向来听她吩咐,倒是叫她行事便利许多。
  只是,她想不通,郑淑妃怎么一早跑来了。
  很快,何年意识到,郑淑妃到底是浸淫后宫多年的老人。今日突然造访,这分明是要将庄妃往风口浪尖上推。让满宫嫔妃都以为庄妃圣眷正浓,引得各方势力明里暗里针对。
  至于她这么做的原因,大约只是因贤妃与庄妃亲近吧。
  看来那枚‘永芳簪’,开始发挥作用了。
  何年垂眸浅啜香茗,茶盏边缘恰到好处地掩去她眼中闪过的精光。
  忽然,随着郑淑妃在她身旁落座,一缕陌生的甜香若有似无地飘入鼻端。那既非郑淑妃惯用的梅香,亦非天子龙袍上的龙涎气息。
  她正欲细辨,那缕异香却已消融在氤氲茶雾之中,她只能掩下不表,附和着娘娘们的说笑。
  殿内珠环翠绕,众嫔妃谈笑风生。
  庄妃林清梧端坐其间,细密的汗珠,却悄然浸透了中衣。
  “妹妹可是身子不适?”刘贤妃见势不对,关切地凑近,“妹妹脸色怎么这般苍白?”
  林清梧很快会意,勉强勾起唇角,“多谢姐姐挂怀,只是......”她指尖轻按太阳穴,“今晨起来便有些头晕。”
  其实进宫以来,她多次以身体不适,推脱天子的恩宠,邀她游园的嫔妃。可每次推拒,换来的却是更殷勤的探望。
  “庄妃妹妹初入宫闱,难免水土不服。”郑淑妃执起她冰凉的手,笑意不达眼底,“不如让太医来瞧瞧?”
  林清梧望着满殿目光,胸口喘不过气。这些锦衣华服的娘娘们越是热情,她越是感到不安。
  “不必劳烦太医了。”她勉强稳住声线,“臣妾自小体弱,歇息片刻便好。”
  刘贤妃闻言立即起身,裙裾上的金线牡丹在光下晃出刺目的光芒。
  “既如此,我们就不叨扰妹妹静养了。”
  郑淑妃也跟着站起,衣袖拂过案几时带起一阵香风。
  “妹妹好生将养。”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林清梧苍白的脸色,“来日方长,我们改日再聚......”
  众人如来时一般默契地告退,。
  珠帘晃动间,何年快步追上郑淑妃。
  她刻意贴近对方身侧,鼻翼微动,试图捕捉那股奇特的甜香。
  这香气在室外却越发清淡,冬日的寒风,将最后一丝香气搅得无影无踪,她什么也闻不到。
  “我送姐姐回宫可好?”何年指尖不着痕迹地攥住郑淑妃的袖角。
  郑淑妃脚步微顿,忆起宋檀阴恻恻的叮嘱,“秋娘是调香高手,你往后且离她远些,不必监视她的举动了。”
  郑淑妃当即扶额作疲惫状,“妹妹,我今日实在乏得厉害,就先回宫歇息了。改日再邀妹妹品茶。”
  何年眼中疑云未散,面上却笑得温婉,“姐姐好生休息,我们明日再聚。”
  她目送郑淑妃远去的背影,眸中闪过一丝深思。
  待那抹绛色身影消失在宫道尽头,她才转身对程昭嫔温婉一笑,“今日阳光正好,我们慢慢走回去可好?”
  三人沿着朱红宫墙缓步而行,何年似不经意般提起,“听说张婕妤擅长侍弄兰花,清晖阁里的兰花在冬天也长得很好。”
  她脚步微转,兴致勃勃道,“正好顺路,不如去瞧瞧?”
  程昭嫔是活泛的性子,兼之无聊,兴冲冲地点了点头。
  三人行至清晖阁外的小径,何年突然驻足。
  她弯腰从雪地里拾起一方素帕,故作惊讶道,“咦,这是谁的帕子......”
  程昭嫔闻声凑近,只见素帕一角绣着几丛墨兰,针脚细密讲究,正是张婕妤最爱的花样。
  何年将帕子轻轻展开,露出上面几行清秀小字。
  “紫袍玉带状元郎,金殿传胪满城香。纵使封侯拜将日,不及翰林半纸章。”
  “这......”何年佯装慌乱,迅速将帕子合起,“想是哪个不懂事的宫女,胡乱抄了坊间的歪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