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毕竟打输了就没人还钱了。
  战时如果要征调点什么资源,他们也会多些配合。
  等开战之后,盛国若能打几场胜仗,让大家相信盛国可以收复南吴,这些大家族恐怕还要抢着来给朝廷借银子了。
  盛国军队的实力,他还是有点信心的。
  据他了解,当年南吴那一批造反打天下的武将们如今皆已垂垂老去,军职都留给了儿孙世袭。而这些儿孙辈从未经历过战事,也没经历过严格训练,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
  近几年南吴也在整军经武,想撤掉一批凭着祖上军功便尸位素餐之人,但这些勋贵早已在南吴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力量,皇帝想换掉他们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至于国内这些大家族,威逼已经不必了,稍加利诱,让他们拿出些闲在银库里的银子支持一下战争,应该也不难。
  皇上拍了拍周祈安肩膀,说道:“就这么办。”
  ///
  白城城门前,一排官兵正手握长枪,对向对面拖家带口想要逃出城外的百姓,大声喝道:“县令有令,城门关闭,任何人不得出入!”
  白城攻破后,秦王下令城池北门日夜大开,允许城中难民自由出逃。
  当年祖世德在白城屠城的事迹已使回丹人闻风丧胆,城内能跑的早跑光了,只剩下行动不便或家中没有多余银钱到了草原重新开始的穷人。
  最近回丹族老正秘密派遣族中青年,帮助这些人有序逃出城外,只是计划刚进行了没几日,便被告知城中戒严,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与此同时,官兵正挨家挨户上门搜罗。
  “砰砰砰—”
  “开门!”
  “砰砰砰—”
  接连的捶门声使人心惶惶,老伯战战兢兢走去开门,门闩一开,四名官兵便提刀而入,说道:“二十五岁以上,带走!”
  一个小女孩儿哭着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叫道:“阿爷,阿爷!”
  官兵将她扔回了院子里。
  被捕的回丹人在大街上四处逃窜,官兵拿着刀在身后追,这些人都被带到了菜市口,四周有士兵举着长枪把手,两侧楼阁上布满了弓弩兵。
  张叙安坐在阁楼上喝茶,看向对面身形佝偻,脸上布满沟壑的老人,说道:“当年北国十一部全民皆兵,族老这年纪,应该也参过战吧?”
  族老看着楼下被聚集到一起的回丹人,脸上写满了恐惧,说道:“我们回丹人,不是全民皆兵……”
  张叙安笑问:“那老人家参战了没有?”
  “我确实没有参过战……当年北国人不断南下,不断打仗,也死了很多人,参战的回丹将领,全都死了。”
  他们回丹人的心态也分两类。
  有人视北国为未开化的野蛮部落,无法接受他们的习性,视大周为自己的精神故乡,一有机会便想要逃回去。
  也有人急于向北国投诚,陷入了想要证明自己不是软弱无能的奴隶,也可以像真正的北国骑兵一般英勇作战的狂热之中。他们对待汉人的方式,甚至可以比北国人更加残忍。
  杀害祖世德长子的回丹将领便属于后者。
  而如今的回丹人已经有了自己的部落,他们在草原上代代繁衍,习惯了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
  盛国不欢迎他们,北国也轻视他们,他们不属于任何一边,他们只是回丹人,只想要一份安稳的生活。
  第158章
  “族老别紧张。”张叙安用茶盖拨了拨浮沫, 缓声道,“将领都战死了,那下面的士兵呢?谁参过战, 族老当真一个也不知道吗?好歹供出一两个来,我也好顺着往下查呀。”
  老人家说道:“没有了, 都死了!”
  “我不信。”张叙安说道, “当年大周的死伤可比北国惨重多了, 饶是如此,还有不少活下来的士兵和将领,皇上去年还给他们发了笔慰问金呢。”
  老人家坐在对面喘起了粗气, 不言语。
  他若是供出来了, 张叙安会如何对待这些人, 可想而知。但他若是不供出来,张叙安又准备拿下面这些回丹人如何?
  张叙安道:“哪怕士兵也都战死了,那他们的父母妻儿或者是朋友呢, 兴许也知道些内情吧?白城一役发生在二十一年前, 当时年纪太小,还不记事的便算了, 剩下的, 如今最小也有二十四五……”顿了顿,他看向族老, 发最后通牒道, “族老当真一个也不知道?”
  “你到底想如何?”
  “我说过,我没想如何, 只想找找先太子的遗体, 替皇上了了这一桩朴素的心愿。”张叙安目光阴冷,缓笑说道, “但老人家若是如此不肯配合,那便也不要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族老直言道:“事情过了这么多年,哪怕是把白城,把草原都掘地三尺也于事无补啊!”
  张叙安道:“那是圣上的儿子,就是大海捞针又如何呢?”
  “你这是故意刁难!”老人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猛烈地咳了起来,说道,“这是你们的阴谋!你们想以此为借口,再在白城来一次屠杀,好为先太子陪葬!这是皇上的意思?难道皇上不清楚他越是如此,他儿子在九泉之下便越是不得安宁!皇上就不怕这十几万冤魂,统统都到地底下去找他的儿子讨债,就不怕这十几万冤魂来索他的命吗!”
  听了这话,门口几名近卫齐刷刷拔了刀,对向了族老。
  张叙安冷声道:“咒骂皇上,你该当何罪?”
  “你杀了我!”族老道,“我们会变成厉鬼,在地底下等着你!我们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张叙安脸上总算闪过一丝愠怒,说道:“我不杀你,我要你睁眼看着你这些族人,会如何因为你这一番话而白白送了性命。”
  数千老弱妇孺被聚集在菜市口,大片乌云迅速向白城上空逼近,天空掉起了豆大的雨滴,像祖鹤旋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幕,在垂泪劝阻。
  张叙安一步步走上了高台,拔了士兵腰间的佩刀,随手从下面抓来一个人捅了一刀,再抓一人,再捅一刀,刹那间尖叫声此起彼伏。
  这些人又没有户籍,又到不了盛国,杀他几个又有谁人知道?只要北国不反,便是把回丹人屠光了又能如何?
  但若是找回了先太子的遗体,皇上便要对他感恩戴德!
  张叙安目光迅速从人群中略过,随手指了几个人,说道:“把他们几个带上来!”
  十几名男子被官兵带上了高台,按跪在大家面前。
  下方的亲属拼命惨叫,想要冲上台阶,却被官兵扔回了人堆里。
  张叙安道:“供出一个当年参加过白城战役的士兵,我便放走一个,若是没有人供,这些人我便一个一个地杀掉。”说着,他拎起一名中年男子的衣领,把刀架在了他脖颈上,问道,“有人要供吗?”
  男子身形高大,张叙安话音一落便一把挣脱开来,张叙安踉跄后退,而后又迅速站稳,钢刀用力挥砍,正中男子脖颈。
  男子“呃”了一声当即倒地,妻子在下方发出凄厉的悲鸣。
  “拖下去。”说着,张叙安又把刀对向了第二个人,再次问道,“有人要供吗?”
  那人跪在地上,看向了人群中昔日的好友,友人也在看向他,目光深邃。
  当年北国在回丹部抓壮丁,但凡体格高大一些的都被抓上了战场,哪怕无法骑射,也可以做做后勤,他的友人被抓上了战场,他则因天生跛脚而躲过了一劫。
  正在友人要举手开口之际,他迅速将自己的喉咙送向了张叙安的刀口。
  张叙安冷笑了声,拔出了刀,又将刀刃对向了第三个人。
  那人泪流满面,紧闭双眼。
  而在这时,只见对面楼阁闪过一道微弱的金属寒光,被近卫迅速捕捉。
  “小心!”
  紧跟着,一支箭矢飞了过来,近卫迅速向前,将张叙安推到一旁。
  那箭矢偏了一道,插进了地里。
  近卫忙问:“没事吧?”
  张叙安倒在地上愤慨道:“快抓住他!”
  刺客紧跟着又放了第二第三支箭,高台四周堵满了回丹人,近卫无法带张叙安逃离现场,只能就地掩护。
  他抱住张叙安的头,将他护在了身下。张叙安什么也看不见,因恐慌、缺氧而踢蹬着双腿。
  另一名近卫走上前去,拔刀砍下那接二连三飞过来的箭矢。
  直至官兵带队跑了过去,将刺客所在的楼阁团团包围,刺客终于放下了弓箭,开始飞檐走壁,在屋顶上快速移动。
  “刺客跑了,快追!”
  那一排皆是两层楼阁,刺客在屋顶跑,官兵在地面追,却因看不清头顶那人跑向了何处而跟错了方向。
  近卫站在高台上,拿起大弓搭上了一支箭,瞄准许久,放弦。
  那箭矢直直飞过,刺中了刺客大腿。
  刺客像一只被射中的黑鸟,从天空坠落了下来。
  与此同时,随“咣—”的一声巨雷,白城霎时间大雨倾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