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现在可以走了,走吧,我真的没事了。”
  赵澍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把车开了出去。要说他喜欢烹饪这么多年,被人嫌弃身上有油烟味儿还是第一次,要怪也要怪赵滔这个不靠谱的。
  第16章 差点掉进她挖的坑
  两人穿过市区很快上了高速。赵澍不确定自己身上的煎培根味儿还有多少残留,文伊白不说关窗,他也不好意思关。但大热天的开着车窗等于冷气白开,他频频冒汗。
  文伊白只顾着想晚上的方案汇报,根本没顾上热不热的问题。终于在她决定打探赵澍的时候,注意到他在流汗,这才觉察到从车窗外灌进来的热风。
  “这么热你怎么不关窗?”
  “你不是要通风吗?你得确定没有猪油味儿了我才敢关啊。”
  文伊白闻了闻,“好像没有了,不好意思,我忘了窗户还开着,你那边快关上吧。”
  车内不一会儿就凉爽下来,文伊白问他,“晚上都有谁听汇报,你姑姑也来吧?”
  “她不来。”
  “赵滔呢?”
  “也不来。”
  “哦,那就你一个人听。”
  “嗯。”
  “其余那几个竞标汇报,你们在上海已经听过了吗?”
  “嗯。”
  赵澍含糊过去,其他几个竞标方案根本没有汇报的必要,在方案阶段做的就不是很上心,也毫无吸引他的亮点,他只是不想影响文伊白的心态才没说实话。
  “其他人来不来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你不用在意别人,只在意我就行了。”
  文伊白心想“嗯?”。
  “因为我的看法才最重要,即便只有我一个人听,也不要有轻敌的想法,我要求很高。”
  “嗯,这个早有领教。”
  “你准备怎么样了?”
  “还好吧,为了今天的汇报,早就等的望眼欲穿了。其实我对清溪居的设计比粮仓有信心,毕竟做粮仓才不过三五个月,对清溪居的了解怎么算都有五六年了。清溪居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熟到不能再熟的老朋友,不过对这个老朋友的主人我就没有那么熟悉了。所以我现在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还是会有些不安。”
  “不确定什么?”
  “不确定主观层面的那个综合指数,比如你的审美喜好、营收期待,还有其他投资人的主观评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评价体系,甚至有的人的评价标准和专业无关,我不敢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认可。”
  “你对清溪居的赵总、赵滔不熟,对我不熟吗?我对你造的粮仓不满意吗?现在回想一下当初粮仓定稿的过程,我和你有出现过激烈的冲突吗?”
  “那倒……好像是没有。”
  “无论是粮仓还是清溪居,我不是只找了你一个人,粮仓我看过十二个建筑师的方案,清溪居没有十二个也有十个。远的不说,你做的粮仓方案那时候可是从废稿里脱颖而出的,过去八年你在筑地主持过的大型项目也不少,现在区区一个民宿酒店就这么没信心?我是不是对你……判断失误了?”
  “不不,肯定没有,你要坚定你的看法,我就是从废稿里脱颖而出的,就是这样。”
  “你刚才用得着绕那么大个圈子?什么……综合指数,你不就是想说要想方案通过,就要找到对的人、懂你的那个人吗?”
  文伊白心想,我就是这个意思。我希望你就是那个对的人,造粮仓时你就是对的人,但现在清溪居就不一定了。
  因为清溪居的设计方案还担负着营销的重任,清溪居的建筑美学要让位于营销,屈居第二。而她和赵澍对建筑美学有着相似的感知,但对营销他们俩就都是门外汉了。
  赵澍看她不说话,“我初步判断找你是对的,但你的意思是……我不是对的那个人?”
  “只有你用了我的方案才能证明你是对的啊,粮仓你是。清溪居你现在只是认可,还没有最终决定用不用,怎么样你要不要现在就证明你是对的、懂我的那个人啊?”
  “文工,我前面靠边停车,你来换我开车。”
  “为什么,开的好好的,为什么换我?”
  “还好好的,我刚才差点掉进坑里。”
  赵澍心想什么心有不安啊,这不就是给我挖坑吗。真是急性子,晚上就出结果的事,这一会儿都等不了。
  赵澍果然靠边停下来,下车绕到文伊白那边开了车门,无声地逼迫她下车。他则坐进车里就闭上眼睛装睡,再没跟文伊白说一句话。
  文伊白只好打起精神开了最后小半程。
  车先到了粮仓门口,文伊白看赵澍还在装睡,“下车吧,到你家了。”
  “看看有没有狗?”赵澍闭着眼睛说。
  文伊白瞪了他一眼,开了车窗向四处张望,“趁现在猫狗鸡都没有,赶紧下车。”
  赵澍麻溜地下车,头也不回地说,“晚上六点我去找你听汇报”。
  “知道了。”
  文伊白绝尘而去,赵澍停下脚步回头去看,禁不住嘴角一翘。
  文伊白到了工作室就跟静波说,“准备晚上六点清溪居汇报,我过一遍文案,你去检查一下模型。”
  “坡屋顶那里我又重做了一遍还是做不好,要不你来弄吧,我怕影响整体效果。”
  “我看看。”文伊白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桌上摆着改造后的清溪居1:100模型,文伊白双手托起坡屋顶的那座模型房子,从各个角度看了一遍,三下五除二拆掉重做,一边做一边指导静波是哪里出了问题。
  下午五点,一切准备就绪,静波泡了两碗面,两人正准备吃呢,赵澍打来电话,说清溪居投资人赵总,也就是他姑姑,还有赵滔以及村支书郑砌玉都会来听方案汇报,让她多准备出三张椅子。
  文伊白本以为这事成竹在握了,因为搞定赵澍一个人她还是满有信心的。现在说不来的那两个人突然又来了,还加上了郑砌玉。就算是加上郑砌玉和赵滔,她也没放在心上,但对赵总她就拿不准了,她不知道赵方凝在清溪居改造上有多大的决定权,更不了解她的审美偏好等一系列会影响到最终结果的个人因素,她对这个人完全没法做任何战略性的对策。
  文伊白看了看时间,匆匆扒了两口面,就去网上找赵方凝的资料。
  赵方凝担任尚宇投资集团总裁,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数据、精品产业园开发和高端民宿开发。高端民宿开发是一条新的业务线,力求把嵩林镇清溪居打造成高端民宿的连锁品牌。关于集团对清溪居的规划和愿景文伊白早在招标之初就了解过,除了官方网站上这些有限的资料,再没有关于赵方凝的其他信息了,她是个很低调的民营企业主。
  时间还有不到半个小时,文伊白决定不针对赵方凝修改文案了,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
  手机里进来一条微信,是赵澍的,“你不用特意去为赵总改变你的计划,该怎么讲就怎么讲,我也是一个小时前才知道他们突然改变主意的。”
  赵澍的提醒,并没有让文伊白彻底放松纠结的心情,毕竟赵方凝是投资人,还是赵澍的家长。她不太相信这个家长会完全放权给赵澍,就凭今天这场突袭也能看出端倪。但现在时间有限她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现场随机应变,争取给赵方凝一个好的现场分数。
  文伊白让静波去搬来几把椅子,茶和咖啡也已摆在水吧台上,就等他们过来了。
  赵滔在来嵩林镇的路上就给赵方凝描述赵澍的粮仓有多么漂亮宜居,简直就是嵩林镇的地标建筑。惹得本来对赵澍有些生气的赵方凝竟生出些许好奇,再加上赵滔的撺掇,到了镇上她竟去了赵澍的粮仓。虽然参观粮仓时她冷冷淡淡什么也没说,但赵澍和赵滔都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了认可。
  从粮仓出来他们又一起去了清溪居,郑砌玉已在清溪居等着,带着他们在园子里逛时,郑砌玉对赵方凝和赵滔热情以待,唯独对赵澍还是带搭不理。赵澍也不是上赶着的类型,也不搭理他,两个人中间似乎有壁一样。
  清溪居废弃了五六十年,偌大一个园子杂草丛生、残垣断壁,但再破败也难掩清朝末期建筑的美和稀缺性。正如文伊白所说,这么漂亮的建筑如果任由风雨侵蚀而不善加利用,真是暴殄天物。文伊白是懂清溪居的,赵澍和郑砌玉都看出来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俩之间似乎又没有壁。
  第17章 一稿过,中标
  清溪居位于嵩林古镇的西南角,占地2000平米左右,门前有一条蜿蜒而过的溪水,是长江下游一个支流的分支。因为溪水长年清澈见底,所以取名玉清溪,溪流对面就是绵延不绝的嵩山。
  清溪居意为“邻清溪而居”,是赵氏祖先建房的时候经过家族议事定下来的,一直沿用至今,这在族谱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文伊白的方案汇报就是从这条玉清溪开始的。
  “玉清溪从卫星地图上看就像一条飘逸的玉带,在嵩山和清溪居中间穿流而过,历经几百年水量不减反增,至今水流依然丰沛。嵩林镇的祖祖辈辈把玉清溪称为财源之水,寓意水流滚滚,财源滚滚。玉清溪和嵩山并称嵩林镇最美景致,哪里的景色最美,理应把窗开在哪里,在保留老宅的木结构和瓦屋顶的基础上,我做的最大改变就是把清溪居所有房间的窗开向玉清溪和嵩山,把美景和吉祥寓意框进客人的窗里。方案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把开放式公共空间做大,和前者一样,目的都是为了让客人最大程度地感受到乡村的自然环境,不枉此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